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5個長牙階段可添加的輔食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 一系列嬰兒成長問題擺在新生母親面前。 當寶寶發育到一定階段時, 會喜歡咬自己的手指頭、吮吸母親面頰與手臂等, 或者流口水, 心情煩躁。 其實這是不會說話的嬰兒用他的行為動作暗示做母親的:我要長牙牙了。 牙齒長的好與壞, 與嬰兒平時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

寶寶長牙的5個階段

2顆牙牙階段:

嬰兒在4—8個月時, 會逐漸長出兩顆牙齒。 這兩顆牙齒位於上下排牙床的中間。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著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 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

Advertisiment
讓寶寶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 燉得較爛的蔬菜、去核去莖的水果等, 能有效幫助寶寶乳牙萌生及發育, 並鍛煉咀嚼肌, 促進牙弓、頜骨的發育, 從而促進寶寶牙齦、牙齒健康發育。

4顆牙牙階段:

嬰兒在8—12個月時, 會逐漸長出兩顆或者更多的牙齒, 這些牙齒位於已長出的上排牙的兩側。 隨著嬰兒的逐漸長大, 所需的營養也越來越多, 母親可以準備一些營養豐富的肉類食物, 弄成肉末形式, 並適當的增加硬度。 肉泥、肉末、番茄、豆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6—8顆牙牙階段:

嬰兒長到9—13個月時, 上排牙的側門牙基本已經長出。 到13—16個月時, 下排牙的側門牙也會基本萌出。 這個時期, 嬰兒的腸胃消化功能已經日漸成熟, 可以適應固態食物的硬度。

Advertisiment
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地適應固體的食物, 比如水蒸蛋, 稍微磨爛的蔬菜。

8—12顆牙牙階段:

當嬰兒長到一歲半的時候, “破齦而出”的牙齒已達8—12顆。 這時, 嬰孩的牙齒更加有力, 寶寶可以吃些有點嚼頭的東西, 減少液狀食物的攝入, 增加固體食物, 比如軟飯、麵包、蔬菜、肉片等。

12—20顆牙牙階段:

當嬰孩長到16到20個月的時候, 20顆乳牙基本“成功入世”, 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複出。 在這個時候, 嬰孩可以同大人一樣吃主食如米飯、麵條、大豆等。

固齒食物大盤點:

鈣是組成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帶、紫菜、蛋黃粉、牛奶和乳製品等含有豐富的鈣。

磷能讓嬰兒乳牙更加堅固。 磷廣泛存在于豆類、穀類以及蔬菜等食物中。

氟能保護牙齒,

Advertisiment
防止細菌產生的酸侵蝕牙齒。 海帶、蜂蜜中含氟豐富。

蛋白質

蛋白質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產生重要的作用。 蛋白質廣泛存在於各種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中。

維生素A

維生素A可以維護牙齦組織的健康。 魚肝油製劑、新鮮蔬菜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

維生素C

維生素C有利於牙釉質的形成, 新鮮的水果如桔子、柚子、獼猴桃、新鮮大棗等有豐富的維生素C。

維生素D

缺乏維生素D會造成嬰兒牙齒發育不全和鈣化不良。 魚肝油製劑, 日光照射皮膚可使體內自己合成維生素D。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