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涼腹痛
寶寶的腹部特別是肚臍周圍, 腹壁較薄, 腹直肌正處於分裂狀態, 當胃腸道的平滑肌受到寒冷的刺激時, 可發生強烈收縮, 引起痙攣性腹痛。
另外, 腹部受涼還會使腸蠕動加快, 增加大便次數, 但無黏液及膿血, 大便化驗也正常。
小貼士:
為防止寶寶腹部受涼, 睡覺時務必要將其腹部包裹好, 即使是夏天也應用毛巾被蓋住肚子。
抱寶寶到戶外活動或曬太陽時,
Advertisiment
熱的刺激可使胃腸道舒緩, 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因此, 受涼引起的腹痛可用熱敷及按摩治療。
胃腸生長痛
寶寶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 不但骨骼在“晝夜兼程”地增長, 內臟的胃腸等器官也在“馬不停蹄”地生長。
並且, 胃腸的血管很豐富, 組成它的平滑肌需要很多血液來供應, 才能保證發育期胃腸對氧氣及養分的需求。
身高增長比較快的寶寶, 胃腸的血液供應常常供不應求, 加上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 導致腸壁神經興奮與抑制作用失調, 所以胃腸平滑肌容易發生痙攣性收縮, 隨之便會出現陣發性腹痛。
小貼士:
胃腸生長痛是寶寶生長過程中暫時的不適, 不是疾病。
腹痛時新爸媽可為寶寶輕柔地按摩肚子或用熱水袋熱敷腹部,
Advertisiment
如果腹痛持續不緩解, 或伴有發燒、嘔吐等症狀, 則不應考慮為生長痛, 應及時送寶寶去醫院就診。
運動性腹痛
運動性腹痛原因有3點:
一是劇烈運動引起胃腸振盪, 腸系膜受到牽拉而發生疼痛;
二是腹腔內臟器及腹壁肌肉不適應運動引起的急驟變化, 誘發痙攣而致腹痛;
三是運動時四肢骨肌血管擴張, 血液供給量增加, 而消化器官的供血量相應減少, 進而引起胃腸道平滑肌痙攣, 導致疼痛。
這種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 性質多為隱痛, 大多發生於運動中, 停止運動後腹痛消失。
小貼士:
寶寶的運動量要從小量開始, 逐漸遞增, 注意不要做劇烈、緊張的運動。
Advertisiment
飯後也不要馬上運動, 此時胃裡積滿食物, 運動會使胃腸道功失調, 腹壓增高, 影響消化與吸收, 引起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不適。
缺鈣性腹痛
鈣主要存在於骨骼組織中, 但很少有人知道, 血液中也有一定數量的鈣質, 除幫助血液凝固外, 還在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血中缺鈣, 神經肌肉興奮性就會增高, 腸壁平滑肌受到輕微刺激就會發生強烈收縮, 引起腸痙攣而致肚子痛。
小貼士:
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 如牛奶、豆製品等。
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鈣片, 並勤到戶外活動, 多曬太陽, 獲取更多的維生素D, 促進鈣的吸收與利用。
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常見於2歲以上的寶寶, 可能與食物過敏、起立性調節障礙、心理情緒紊亂等有關。
Advertisiment
小貼士:
對於功能性腹痛常見的3種情況有:
1、寶寶平日體弱, 容易疲勞, 站立過久易暈倒, 這種腹痛稱為起立性調節障礙性腹痛, 持續時間較短, 只要加強營養, 多進行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 腹痛可隨之好轉。
2、在食用牛奶、蛋類、魚蝦等食物後發生的腹痛, 多為過敏性腹痛, 只要停止食用這類食物, 腹痛就會好轉。
3、寶寶容易緊張或擔憂, 醫學上稱之為神經質型性格, 由於心理緊張或壓抑可引起腹痛。 父母應多加開導, 消除其緊張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