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O形腿,媽媽不要盲目矯正

寶寶一出生, 腿就會呈O形彎曲, 象一隻小青蛙。 好多媽媽因此而擔心, 有的媽媽雖然知道這是正常的, 但隨著寶寶年齡增長, 到了2歲左右, 寶寶的腿還是有些彎, 媽媽就會沉不住氣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到底要不要矯正?

寶寶生下來時的O形腿, 可能是由於他在子宮裡的姿勢所造成的。 O形腿在寶寶開始能夠站立或走路時會變得更明顯, 但隨著腿部變得有力量能承擔體重時, 它們就會開始變直了。 到寶寶3歲時, 就應該看起來不再是O形腿了。 等到六七歲的時候, 他的雙腿就已經成型並會保持這個形狀至成年。

Advertisiment

你的寶寶剛剛2歲, 可能看起來還是有點O形腿, 但應該比嬰兒期有所改善。 如果他到3歲時O形腿還是很明顯, 你就應該帶他去看醫生。 特別是如果你覺得寶寶的腿彎得嚴重、只有一條腿彎或情況沒有好轉反而更糟時。 如果只是因為維生素缺乏所導致的O形腿, 那醫生會給他開些維生素的處方。

通常來說, O形腿基本不需要治療。 但在極少數情況下, 需要通過外科手術來矯正嚴重的彎曲。 不過, 大多數專家都不建議使用矯正支架或矯正鞋, 因為這樣不但會導致寶寶身體發育方面的問題, 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在未來成長中的情緒和心理健康。

O型腿的判斷標準

在雙足跟、雙足掌併攏, 放鬆雙腿直立, 如兩膝存在距離, 就說明是有O型腿了。

Advertisiment
一般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兩個指標, 判斷O型腿的輕重程度。 所謂常態膝距, 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雙腿和膝關節放鬆時, 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 主動膝距, 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腿部和膝關節向內用力併攏, 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 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的大小, "O型腿"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常態膝距在3釐米以下, 為輕度;

◆常態膝距在3-10釐米之間的為中度;

◆常態膝距大於10釐米的屬重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