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喉嚨細”吃飯不香怎麼辦?

一歲半的星星跟同齡人相比, 吃飯似乎有些挑剔, 比如吃一塊蔬菜或肉類, 通常會在嘴裡嚼上半天, 最後還會把剩下的殘渣吐出來, 絕不會把渣渣吞進去, 雖說這樣不容易被食物卡到, 但星星媽總覺得孩子吃飯不太香,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喉嚨細”嗎?應該如何改善呢?

要想寶寶“喉嚨粗” 從小得訓練

其實所謂的“喉嚨細”應該指的是寶寶的吞咽能力較差。 寶寶的吸吮能力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 屬於天生技能, 然而吞咽和咀嚼卻需要後天的訓練, 要掌握這兩項技能需要一定的時間。

一般來說, 寶寶的吞咽能力和咀嚼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Advertisiment
需要經過三個階段的發展,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進行相應的訓練:

第一個階段是整吞整咽期( 4~6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大多還沒長牙, 用勺子喂泥糊狀食物的時候, 要麼因為挺舌反應將食物“拒之門外”, 要麼將食物整個吞進去, 也可能會因此而幹嘔。 一般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6個月內的寶寶添加輔食, 但國內的寶寶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同也可進行輔食的初步嘗試。

第二階段是舌碾期(6~10月), 寶寶的牙齒剛開始萌出, 一般用舌頭碾爛食物, 可以用磨牙食品來訓練咀嚼能力。 這個階段要儘量用勺子給孩子喂泥糊狀食物, 不宜全部食用流質食物, 也不能過度依賴奶嘴如每次喝米糊都用奶瓶。

Advertisiment

第三階段是咀嚼期(10~24個月), 寶寶需要經歷門牙切碎、牙床咀嚼以及使用磨牙研碎逐漸向成人的飲食過渡, 這是時期要讓寶寶從泥糊狀食物過渡到半固體食物, 最後到固體食物, 千萬不能認為寶寶還小, 就一直給稀粥等泥糊狀食物, 這樣不利於孩子吞咽能力和咀嚼能力的訓練。 一開始孩子可能不太適應, 家長可以逐步添加固體食物。

“喉嚨細”的寶寶通常胃口不夠開

要想寶寶“喉嚨粗”, 除了要做好吞咽和咀嚼訓練之後, 還需要關注孩子的胃口。 有些媽媽可能會發現, 一些“喉嚨細”的孩子並不是任何時候都喉嚨細, 當遇到他們喜歡吃的食物的時候就會變成“粗喉嚨”, 有的孩子能吃爽脆的蘋果, 有的孩子還能啃一大塊排骨,

Advertisiment
有的孩子能嚼碎乾果 ……所以, 結論又是老生常談了, 家長們務必做好以下2點:

1.變身家庭大廚:為了讓孩子多吃點, 爸爸媽媽學一些拿手好菜看來是必不可少的了, 為了孩子的健康, 你一定不願意孩子迷戀充滿“化學藥劑”的外賣食物。

2.讓孩子跟大人一起愉快地進餐:1歲的孩子就能坐在家裡的餐桌上跟爸爸媽媽一起進餐啦, 不要過於限制孩子的飲食, 孩子想吃什麼吃什麼, 夾點大人菜給孩子吃又何妨, 家裡的菜一般都是健康的, 吃飯要的就是氣氛, 不要因講究營養壞了氣氛, 氣氛好孩子自然就會“喉嚨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