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地圖舌”怎麼治?

地圖舌是在4—5歲的孩子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 表現孩子的舌面上的舌苔出現了不均勻的剝脫, 就好像地圖一樣。

“地圖舌”是一種發生在舌粘膜淺層的慢性邊緣剝脫性舌炎。 由於它的病損表現為經常在舌面的不同部位, 並可變換大小和形狀, 具有遊走性的特點, 所以又稱為遊走性舌炎。 是一種舌部淺層的慢性炎症, 多為舌背部絲狀乳☆禁☆頭局限性萎縮增生。 它一般多見於幼兒時期, 屬於較常見的口腔疾患。

什麼是“地圖舌”?

“地圖舌”相關特點

1、病變好發於舌尖、舌中央和舌緣。

2、病變表現為圓或橢圓形紅斑,

Advertisiment
單發或多發性, 可擴大 或融合, 融合後常類似“地圖邊界”, 周邊為 白黃色稍微隆起的弧形邊緣, 寬約2~3mm, 中央為火紅色的絲狀乳☆禁☆頭剝脫區, 但菌狀乳☆禁☆頭無改變。

3、病損具有遊走性, 可在一晝夜間改變其原來的形態和位置。

4、病變區可有輕度麻辣不適感。

它會形成圓形或橢圓的紅色剝落區域, 邊界清晰, 很像地圖。 “地圖舌”的形態、位置會不斷變化, 但除了外觀難看外, 孩子並不一定有特殊感覺, 或由此損害健康。

對於“地圖舌”的具體病因暫不明確, 但研究以及觀察都認為, 它很可能與人體營養吸收不足或不平衡有關係, 所以家長應教導孩子不要太過偏食。

此外, 研究認為, 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維生素B族缺乏者也更容易患上“地圖舌”。

Advertisiment

孩子患了“地圖舌”不用太過擔心, 它不會惡化, 對人體也無大礙, 一般不需要特殊藥物治療。 只要沒有特別的主觀症狀和難受感受出現, 可以等待它自然消失。

部分兒童在患上“地圖舌”之後遇到刺激性食物會產生疼痛感、輕度麻辣感以及其他不適感, 此時塗抹藥膏或是使用漱口水能有效減緩症狀, 促進其早日痊癒。

如何防治“地圖舌”

地圖舌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 據報導, 兒童的發病率為約為15%。 這種病可能與孩子消化不良、營養缺乏和體質差等因素有關。 一般沒有什麼症狀, 或在吃刺激性的食物時舌頭感到有點麻。 對於地圖舌的孩子可採用以下這些方法。

一、休息和飲食方面:保證孩子休息, 避免過度疲勞。 飲食應富有營養,

Advertisiment
及時添加輔食。 防止孩子偏食、挑食, 以免胃腸功能發生紊亂和營養不良。

二、消除感染病灶:口腔內的某些細菌可能會引起地圖舌。 因此, 要仔細檢查孩子的牙齒、扁桃腺以及頰粘膜有沒有受到感染, 一旦發現要及時清除。

三、尋找病因:對於生病時間較長的孩子, 應詳細瞭解其發病史, 並注意觀察其粘膜的受損情況, 可給他們服用複合維生素B或硫酸鋅製劑。 有缺鐵性貧血的孩子應補充鐵劑。 胃酸過少的孩子可口服稀鹽酸。 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孩子可用制黴菌素來治療。

四、對症處理:應保持孩子口腔的清潔衛生, 每天早晨可以用軟毛刷從舌背向外輕輕刷l-2次, 將剝脫的上皮清除乾淨, 再用 0.5%的碳酸氫鈉溶液給孩子漱口,

Advertisiment
可以收到顯著的效果。

愛心提示:

專家表示, 治療牙源性與非牙源性病源感染, 保持口腔衛生, 在已經發生合併感染時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 都能有效預防、治療“地圖舌”。

小編總結:由於病因不明, 因此也無特效藥。 地圖舌對健康多無太大影響, 一般也不需治療。 家長主要是注意合理飲食;調節脾胃功能, 預防腸道寄生蟲, 並保持口腔衛生預防繼發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