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惱人”行為背後的原因

在育兒的過程中, 爸媽們難免有時會為寶寶的某些行為而煩惱, 甚至束手無策。 此時, 大多數爸媽並不會去深究寶寶行為背後隱藏的故事。 寶寶的行為都是受其心理活動驅使的, 只有讀懂了寶寶的心理語言, 才能真正瞭解寶寶行為的動機, 並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 也可以避免親子間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案例1:惡作劇 

如果您的寶寶把醋和可樂混在一起, 您會怎樣?是無可奈何地苦笑, 還是大聲嚴厲地斥責?抑或是驚歎孩子有如此的想像力? 

惡作劇行為的背後 

像這種惡作劇的行為, 在德國漢堡的兒童心理學家湯瑪斯看來,

Advertisiment
是孩子富有創造性和想像力的體現。 據他的觀察資料顯示:愛搞點惡作劇的孩子, 日後成才的可能性較循規蹈矩的孩子更大。 因為惡作劇的行為並非從天而降, 需要設計出一個有新奇感的方案, 需要動腦筋, 這對孩子的智力發育無疑是一次催化。  

當寶寶惡作劇時 

當家長發現孩子的惡作劇行為時, 不要盲目地批評甚至懲罰, 那樣會扼殺孩子思維的積極性, 妨礙孩子智力的發展。 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對孩子的這種積極探索表示肯定, 而後因勢利導, 將其愛動腦筋的積極性遷移到更有益的活動上來。  

案例2:“破壞”行為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給幼兒一本畫冊, 他會一頁一頁地撕破;給他一件玩具,

Advertisiment
他玩一會兒後便將其拆開或砸壞。 這些“破壞”行為很令父母苦惱。  

“破壞”行為的背後 

其實, 在“破壞”行為的背後是孩子求知欲的一種表現, 是孩子探索和認識周圍事物的一種方式。 而這種探索有兩種形式:口腔探索和手的探索。 前者常常表現為, 無論是什麼東西, 孩子都要拿起來放進嘴裡嘗嘗。 而上述案例中的“破壞”行為則屬於手的探索, 孩子希望用自己的手揭開陌生事物之謎, 也想檢驗一下自己的能力。  

當寶寶“破壞”時 

父母應儘量理解幼兒的這種心理活動, 主動幫助孩子滿足其探索的需要。 比如, 在孩子拆玩具的時候, 家長可以適當幫助, 同時給予講解, 這樣不僅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也可以減少“破壞事件”的發生。

Advertisiment
 

案例3:攻擊他人 

有的家長經常被別的孩子家長或幼稚園的老師告狀。 說自己的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 經常會有一些打人或咬人的行為, 使得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玩…… 

打人、咬人的背後 

孩子喜歡打人、咬人總是有一定原因的。 有的是因為爭搶玩具而發生衝突;有的是希望同伴能接納他的意見;也有的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等等, 但主要是第一種情況。  

當寶寶攻擊他人時 

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對事不對人, 他們主要是想得到玩具或其他東西。 針對這種情況, 要和孩子講清道理, 讓孩子明白好玩的東西大家都想玩, 如果自己想玩, 就要和小朋友好好商量, 不能用打人或咬人的方式。 那樣做是不對的。 在這個過程中,

Advertisiment
也間接讓孩子學會解決和其他小朋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的策略, 可謂一舉兩得。  

案例4:“撒謊” 

4歲的朵朵回家說:“媽媽, 小雨要去美國了, 她說明天就不來幼稚園了。 ”朵朵媽媽感到很納悶, 從沒聽小雨媽媽說要移民啊。 第二天, 朵朵媽媽問了老師, 證實根本沒有此事。 於是媽媽想:小雨這麼小, 怎麼就會撒謊呢? 

“撒謊”的背後 

其實小雨並不是真正的撒謊, 她只是將想像和現實混淆起來, 把想像中的事當成了現實。 這個年齡的幼兒其想像力發展的一個特點就是想像與現實相混淆。  

後來朵朵媽媽瞭解到了小雨“撒謊”的真相。 原來她們班有一個小朋友全家移民澳洲了, 第二年這個小朋友回來看望大家, 帶了很多國外的巧克力,

Advertisiment
受到班裡小朋友的熱情歡迎……於是小雨就想像著如果自己出了國, 回來也會受到小朋友歡迎的。  

當寶寶“撒謊”時 

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撒謊”時, 一定要分清是真正的撒謊還是將想像與現實相混淆。 是前者, 就要引起重視, 要瞭解孩子撒謊的原因。 如果是為了引起教師和家長的注意, 說明孩子缺少認同感, 那麼成人就要多關注, 多表揚;如果是因為犯了錯誤不敢承認, 那麼就要鼓勵孩子勇敢地承認錯誤, 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 作為家長只有瞭解孩子的心理, 才能讀懂孩子的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