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積食”太容易,這樣處理才給力!

“積食”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概念, 類似“上火”, 中醫有明確的解釋, 也有應對之之策, 但現代科學裡並沒有這個詞, 因為它“說不清道不明”, 太模糊以至於不被科學認可, 甚至被“西醫派”詬病。 但是這個詞已經深入人心, 百姓口口相傳, 即使再多西醫派“打壓”也撼動不了它的地位, 大概是因為寶寶出現的頻率實在太高, 而這個詞又能高度概括一個複雜的過程, 才被廣為流傳吧。

對此我的立場是中立的, 中西醫從來都各有利弊, 何必相互詆毀, 對我來說, 誰能解決問題我就站在誰這邊, 很明顯, 這回中醫更勝一籌(“上火”我更認可西醫)。

Advertisiment

在我看來, 西醫過於“摳字眼”, 何必深究這個詞本身的對與錯, 來自民間又如何?模糊一點又如何?

當父母把孩子問題根據民間經驗歸納成這個詞並向你求助時, 難道打算針對這個詞多麼的不科學猛批一頓然後用一堆醫學術語解釋一通, 在對方似懂非懂啞口無言茫然認可時, 再滿意的一走了之嗎?

做為家長, 大家並不關心那些深奧的醫學原理, 只想知道, 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好孩子現在的問題, 既如此, 根據孩子的症狀給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即可, 解決問題不才是所有醫者共同的追求麼。

所以接下來我還是會說“積食”, 因為這是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概念, 根據我自己多年從事營養調理的經驗來給大家分析下孩子“積食”了,

Advertisiment
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積食”的很多症狀, 在西醫也有一個差不多的詞叫“消化不良”,

總的來說, 可以這樣理解:

孩子吃多了, 超過了自身腸胃的對食物的處理能力,

或者根本沒吃多但是消化能力下降了, 從而了出現各種問題。

舉例來說, 原本一台電腦可以同時打開10個檔,

並運行順暢, 但你現在同時打開了100個檔,

那麼電腦運轉就會減慢, 甚至“死機”, 或者這台電腦本身配置不佳,

即使每天都只打開10個檔, 用久了它也會出現“死機”,

這個“死機”就類似“積食”。

由於小孩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對腸胃的調節功能差, 加上腸胃本身的消化功能沒發育好, 所以容易“積食”, 這是小孩的特點, 成人很少有。

“積食”通常會有哪些症狀?

Advertisiment

1、食欲差, 舌苔厚

孩子原本食欲不錯, 能正常吃飯喝奶, 但慢慢的變得不愛吃, 進食欲望逐漸下降, 吃一點就容易飽, 變得挑剔,

並由開始的挑食, 一步步進展成厭食。

有的舌苔原本輕薄淡, 慢慢卻變的厚膩,

或白厚或黃厚, 也很可能是積食導致,

厚的舌苔並不會短期形成, 而是比較長時間的作用結果, 即使積食得到改善, 舌苔也需要更長時間才會有變化的。

2、口氣重, 口臭, 伴大便很臭

有口氣, 中醫說是“胃氣不降反逆”,

其實是由於進入胃裡的食物沒有被充分消化,

異常發酵產出酸腐之“氣”, 由食道被呼之而出, 聞起來有食物的酸敗味, 也是“積食”的一種表現。

3、腹部脹滿、不適感

有的寶寶肚子會鼓起來, 積食或者腸胃蠕動減慢、消化酶活性下降,

Advertisiment
導致食物不被完全消化出現腹部脹滿感,

未被消化的食物“異常發酵”產生過多氣體, 所以會有“不適感”。

4、煩躁不安、睡不安穩

晚上是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時間, 身體代謝活動減慢, 消化減慢, 但如果“積食”了, 導致晚上腸胃也不得不繼續“工作”,

副交感神經功能紊亂, 進從而會睡不安穩。

5、免疫下降, 易感冒咳嗽發燒

“積食”後身體需要調動更多的能量去消化食物, 沒有更多精力對抗病菌, 此時免疫會下降, 容易導致細菌病毒感染上, 出現感冒咳嗽等。

6、便秘或者腹瀉

有的積食會便秘, 而有的會腹瀉, 不論哪種, 大便多會伴有酸臭味。

如何判斷這些症狀是不是就是“積食”?

當然出現以上症狀, 不一定就是“積食”導致,

Advertisiment
也可能是別的原因, 這個家長應該最清楚, 你需要回憶下, 是否給孩子吃了難消化的或者有傷腸胃的食物, 比如油炸類、甜食冷飲或者肉食太多, 或者在一段時間內, 吃的量比較多, 超過了孩子腸胃的消化能力。 還有的情況也是容易積食的, 比如頻繁吃夜奶、睡眠不佳精神不濟, 導致消化功能下降, 孩子明明不願意再吃你卻想盡辦法拼命去喂等等。

積食怎麼處理?

1、飲食調整

當確認積食後, 應避免再攝入難消化的食物, 禁甜食冷飲和一切零食,

嚴重的禁肉蛋類三天, 之後再從好消化的蛋羹開始,

尤其避免夜奶, 晚上6點後不再進食只喝水。

主食用小米粥過渡, 若是小寶寶可吃米粥上的一層米油過渡(6個月以上)。

2、益生菌、水蘇糖

無論什麼程度,都可以補充一段時間的益生菌和水蘇糖,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助消化,一般只想到要補充益生菌,而忽略益生元,水蘇糖就是益生元,跟益生菌搭配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遇到好幾個寶寶厭食的案例,別的方法都沒用,只吃水蘇糖,就有很明顯的效果)。

3、補鋅

有的小孩不愛吃飯是因為缺鋅,

因為缺鋅會導致消化酶活性下降,

但不是所有的挑食厭食都是因為缺鋅。

如果孩子已經有一段時間的進食少、食欲差,

那麼缺鋅的可能性會很大,因為本身攝入不足,

很多微量元素都可能缺乏,這時候可以額外補充鋅元素。

4、捏脊、腹部按摩、增加活動量

捏脊就是讓寶寶趴臥,兩手在背部脊柱的兩旁,

由下往上,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

重複3.5遍,這個方法需要長期做,

對改善食欲、提高免疫有幫助。

如果腹部脹滿、便秘,可每天做做腹部按摩,

每次順時針和逆時針各50次,有助腸道蠕動,增進消化。

5、中醫方子

2歲以上,可以試試焦三仙,是中醫裡應用最常見的消食方,

即:山楂、麥芽、神曲各3克、炒雞內金3克,

熬水煮半個小時左右,給孩子喝這個水,早晚各喝一次,連喝三天。

5歲以上的孩子,以上量可各用9克,5歲以下,逐量減。

另外中成藥小兒健脾顆粒、四磨湯若符合適應症也可以吃。

最後我要說明下:

“積食”不是一個很科學的概念,沒有診斷標準,西醫也不承認它,所以需要自己拿捏和判斷,如果你覺得孩子積食了,可從以上方向調理,大概能改善80%左右的積食。但前提是判斷準確,在你不確定又懷疑是更嚴重的問題的情況,應求助醫生、檢查確認。

ps:

與其糾結如何解決“積食”,不如想想如何預防,

日常養成科學餵養、合理進食的好習慣才是重要的。

無論什麼程度,都可以補充一段時間的益生菌和水蘇糖,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助消化,一般只想到要補充益生菌,而忽略益生元,水蘇糖就是益生元,跟益生菌搭配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遇到好幾個寶寶厭食的案例,別的方法都沒用,只吃水蘇糖,就有很明顯的效果)。

3、補鋅

有的小孩不愛吃飯是因為缺鋅,

因為缺鋅會導致消化酶活性下降,

但不是所有的挑食厭食都是因為缺鋅。

如果孩子已經有一段時間的進食少、食欲差,

那麼缺鋅的可能性會很大,因為本身攝入不足,

很多微量元素都可能缺乏,這時候可以額外補充鋅元素。

4、捏脊、腹部按摩、增加活動量

捏脊就是讓寶寶趴臥,兩手在背部脊柱的兩旁,

由下往上,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

重複3.5遍,這個方法需要長期做,

對改善食欲、提高免疫有幫助。

如果腹部脹滿、便秘,可每天做做腹部按摩,

每次順時針和逆時針各50次,有助腸道蠕動,增進消化。

5、中醫方子

2歲以上,可以試試焦三仙,是中醫裡應用最常見的消食方,

即:山楂、麥芽、神曲各3克、炒雞內金3克,

熬水煮半個小時左右,給孩子喝這個水,早晚各喝一次,連喝三天。

5歲以上的孩子,以上量可各用9克,5歲以下,逐量減。

另外中成藥小兒健脾顆粒、四磨湯若符合適應症也可以吃。

最後我要說明下:

“積食”不是一個很科學的概念,沒有診斷標準,西醫也不承認它,所以需要自己拿捏和判斷,如果你覺得孩子積食了,可從以上方向調理,大概能改善80%左右的積食。但前提是判斷準確,在你不確定又懷疑是更嚴重的問題的情況,應求助醫生、檢查確認。

ps:

與其糾結如何解決“積食”,不如想想如何預防,

日常養成科學餵養、合理進食的好習慣才是重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