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窩裡橫”家長怎麼應對

寶寶“窩裡橫”家長怎麼應對?寶寶在家裡蠻橫得厲害, 在家裡儼然就是一個小皇帝、小公主。 比如常常對爸媽、尤其是對(外)祖父母大呼小叫, 稍不順心就亂發脾氣, 可是一到外面就“蔫兒”了, 儼然是個小小的“兩面派”。 那麼寶寶“窩裡橫”家長怎麼應對?下面我們來看看母嬰專家的介紹:

分析:家裡家外, 不同重點

寶寶“窩裡橫”, 是被過度照顧、過度保護的結果。

表現1:對家裡人呼來喝去

這是過分溺愛的結果。 一家子大人都圍著寶寶轉, 會令他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 認為別人就是應該以他的需要為中心, 無條件滿足他的,

Advertisiment
因此對家人呼來喝去, 對他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有的寶寶在爸爸媽媽面前乖巧聽話, 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面前卻蠻橫無理, 這也是老人在撫養時更容易溺愛、縱容孩子導致的結果。

修正提案:給寶寶設立行為邊界

在家裡也要確立一定的準則, 讓寶寶明白, 什麼是可以做的, 什麼是不被允許的。 對於他的需求, 也要有選擇性地滿足, 或者不要即刻就滿足, 而是延遲一會兒。 在(外)祖父母和父母共同養育的情形下, 則要儘量保持所有養育者態度的一致性。 寶寶明白了自己行為的邊界, 就不會一味地蠻橫不講理了。

表現2:稍有不滿就大發脾氣

這是寶寶的情緒表達有問題。 要求沒有被滿足(或沒有被立即滿足),

Advertisiment
寶寶自然會有點兒不開心, 然而一味地大喊大叫、大哭大鬧, 可不是辦法。 會作出如此反應, 有可能是因為寶寶沒有被鼓勵用語言、或適當的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比如寶寶一哭鬧, 大人就即刻滿足了他的要求, 這會讓他以為哭鬧的方式最有效, 鼓勵了他繼續用這種方式來表達。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 與溺愛正好相反, 是家裡對寶寶的要求太過嚴格, 而且不與通融, 寶寶心裡其實積累了很多的“不願意”, 卻無法正常表達, 就只好用大發脾氣來反抗了。

修正提案:教給寶寶表達情緒的方法

一味地責怪寶寶“發脾氣不對”是沒有用的, 因為這是他唯一的、或者認為最有效的行為方式。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 就要教給寶寶表達情緒的方法,

Advertisiment
鼓勵他用語言說明自己的需要、描述自己的感受。 有的家長太過“貼心”, 還沒等寶寶開口就已經猜到並做到他想要的了, 這也會剝奪他發展表達能力的機會。 所以要耐心一點兒, 先示範給他看, 然後等待他自己表達出來。

寶寶“窩外蔫”, 是不懂得該如何與別人打交道。

表現3:面對外人膽怯、退縮

這是寶寶沒有學會和別人打交道的本領。 上面說到, 如果寶寶在家裡用呼喊、命令、哭鬧等方式就能達到目的, 從大人那裡獲得需要的滿足, 那麼他會以為, 這種方式就是最有效的。 等他走出家門、與其他人交往時, 一開始也會不分場合、不分物件, 一概運用同樣的方式。 可是很快他就會發現:這一招不靈!而此時的他又沒有別的辦法來應付和家裡不同的情形,

Advertisiment
就會不知如何是好, 從而變得膽怯、退縮。

還有一種情況, 是家長對孩子過分保護, 總是怕自己的寶寶受別人欺負或出什麼事故, 不許寶寶出門, 或者常常嚇唬寶寶說“外面有壞人”, 孩子自然就覺得“我在家裡怎麼都可以, 但是到了外面就會碰到很多危險, 不能亂說亂動”了。

修正提案:教會寶寶如何與人交往

同樣, 一味地責備寶寶“怎麼不跟小朋友一起玩”、“別人欺負你, 你怎麼也不吭聲”等等是沒有用的, 因為他還沒有學會跟別人打交道的方法, 不知道該怎麼做。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 就要逐步地、有意識地教給他一些方法, 比如跟別的小朋友同時想要一件玩具時怎麼辦、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時怎麼辦、如果別的小朋友提出的要求自己不願意怎麼辦,

Advertisiment
等等。 很重要的是, 平時在家裡就要創造一種平等相處的人際關係, 鼓勵積極的、友善的表達方式。 不僅有利於養成寶寶裡外一致的行為方式, 而且家總是最能保護他、最安全的地方, 讓寶寶把家作為人際關係的演練場, 等到他學會了與人交往的本領, 就會更有自信, 出了家門也不會再膽怯、退縮了。

提醒:改造寶寶, 從轉變家長自己開始

每個“窩裡橫”寶寶的背後都有家教的原因, 因為家長的管教態度和方法是孩子性格行為的最大指向標, 所以想要對寶寶進行改造, 首先得從家長的自省和反思開始。

確立恰當的行為規範

家裡家外“兩面派”的孩子, 常常是知道在家裡自己可以擁有特權, 家長會對他順從或無原則性地寬容,而到了家外就得遵守規矩了。因此家長在家裡也要確立恰當的行為規範(最好與幼稚園——孩子最主要的外環境——保持相對一致),賞罰分明,不能縱容。而且要全家人共同遵守,孩子也平等地作為家庭的一員接受約束,這樣寶寶就能從大人的言行舉止中耳濡目染,獲得教益。

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

通常有“窩裡橫”現象的孩子,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比較差,這往往是由於家長代勞的情況比較多,孩子鍛煉的機會自然就少了。這樣的孩子掌握技能和知識的速度也比較慢,反而影響學習和發展。家長要改變過度溺愛和保護的教養方式,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手讓他自己嘗試著做。每當孩子有一點兒努力,取得一點兒成功,都要及時給予肯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尊重及瞭解孩子的心理

家長要讓孩子的各種情緒和需求以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鼓勵他訴說自己的需求和情緒。首先,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尊重,靜下心來傾聽他的想法和意見,耐心地聽孩子傾訴他內心的焦慮和煩惱,瞭解孩子傷心、失落、自卑、怯懦……的原因。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寶寶“窩裡橫”家長怎麼應對,如果您家裡的寶寶“窩裡橫”的話,建議您找到原因後再對症下藥,給予孩子適當的點撥,啟發孩子在自己身上尋找改變的方法和力量。

家長會對他順從或無原則性地寬容,而到了家外就得遵守規矩了。因此家長在家裡也要確立恰當的行為規範(最好與幼稚園——孩子最主要的外環境——保持相對一致),賞罰分明,不能縱容。而且要全家人共同遵守,孩子也平等地作為家庭的一員接受約束,這樣寶寶就能從大人的言行舉止中耳濡目染,獲得教益。

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

通常有“窩裡橫”現象的孩子,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比較差,這往往是由於家長代勞的情況比較多,孩子鍛煉的機會自然就少了。這樣的孩子掌握技能和知識的速度也比較慢,反而影響學習和發展。家長要改變過度溺愛和保護的教養方式,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手讓他自己嘗試著做。每當孩子有一點兒努力,取得一點兒成功,都要及時給予肯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尊重及瞭解孩子的心理

家長要讓孩子的各種情緒和需求以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鼓勵他訴說自己的需求和情緒。首先,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尊重,靜下心來傾聽他的想法和意見,耐心地聽孩子傾訴他內心的焦慮和煩惱,瞭解孩子傷心、失落、自卑、怯懦……的原因。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寶寶“窩裡橫”家長怎麼應對,如果您家裡的寶寶“窩裡橫”的話,建議您找到原因後再對症下藥,給予孩子適當的點撥,啟發孩子在自己身上尋找改變的方法和力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