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逃”不過的玫瑰疹

不少寶寶在出生之後, 第一個患的疾病就是玫瑰疹, 許多父母一看到寶寶起這麼多疹子, 都會慌了手腳, 深怕孩子得了什麼奇怪的疾病, 但專業的小兒科醫師都會請家長先別擔心, 因為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患玫瑰疹, 差別只是症狀是否有顯現出來。

一:玫瑰疹的定義

玫瑰疹的好發人群為6個月之後的寶寶, 由於在未滿6個月之前, 寶寶的身體裡一直有來自母親的抗體, 一旦出生半年後, 這些抗體會慢慢消失, 才會容易感染一些病菌。

95%的嬰幼兒, 會在2歲以前得玫瑰疹, 有些孩子完全沒有病症出現,

Advertisiment
有的則是發熱幾日, 由寶寶的體質決定病情輕重程度。 不過, 玫瑰疹在寶寶發熱期間並無法確診, 只能高度懷疑, 還必須待紅疹浮現後才能斷言。

二:玫瑰疹沒有好發季節

玫瑰疹沒有好發季節, 造成病因的第六型與第七型皰疹病毒, 隨時都在空氣間存活、移動, 而導致寶寶患玫瑰疹的途徑為口沫、呼吸傳染。

有些家長可能會好奇:我的孩子從來沒出門, 為什麼會患玫瑰疹?

其實許多成人體內都有第六型及第七型皰疹病毒, 但因為成人抗體較多, 所以不會發病, 不過, 如果成人親吻寶寶, 或是無意間將唾液沾染至寶寶身上, 就可能會使寶寶感染玫瑰疹病毒。 此外, 如果寶寶曾在托嬰中心待過, 也可能會經由其他孩子的呼吸飛沫傳染病毒,

Advertisiment
由於玫瑰疹病毒廣泛盛行, 幾乎所有寶寶都會感染, 加上嚴重併發症不多, 所以平時並不會特別宣導注重預防。

三:玫瑰疹症狀

一旦寶寶患玫瑰疹, 就會出現發熱症狀, 通常會高熱至39~40攝氏度, 且體溫起伏持續三天, 因此國外也有醫師稱之為“三日熱”。 少部分寶寶發熱一天就能解除症狀, 也有少數個案發熱持續五天以上, 由體質而定。

待高熱結束之後, 就會在寶寶的軀幹與肚子, 看到淡淡的粉紅色小疹子逐漸浮現, 有些寶寶的臉上也會出疹, 尤其是集中在耳後部位, 但這些疹子並不會讓寶寶覺得瘙癢, 過兩三天后, 疹子會自行變暗, 進而消失, 所以家長也不用擔心寶寶抓破皮的問題。

不過, 因為玫瑰疹而發熱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和其他嚴重感染發熱的寶寶, 有一個明顯的差異處, 患玫瑰疹的寶寶不太會因發熱而食欲不振, 且精神狀況、活動力和專注力都依舊良好, 家長可以根據此特徵來進行初步判斷。

四:少數會有嚴重併發症

極少數的寶寶在患玫瑰疹之後, 會有嚴重的併發症。 部分寶寶的喉嚨會出現一點一點的斑點, 在發疹初期可能也會出現輕微腹瀉等情形, 極少部分的案例會引發腦炎、肝臟發炎或心肌炎, 若病情嚴重, 就會建議住院觀察、治療。

不過, 有些感染玫瑰疹的寶寶, 會出現手腳抽搐的症狀, 且一次約維持兩三分鐘, 這是因為2歲以下的寶寶腦細胞發育尚未完全, 在發高熱的時候, 容易引起腦細胞之間亂放電的情形,

Advertisiment
才會進而發生熱性痙攣的現象。

五:治療方式

嬰幼兒玫瑰疹屬於良性疾病, 只要排除患其他疾病(例如腸病毒、流感、泌尿道感染等)的可能性, 其實就可以採取支持性療法, 待病情自行康復即可。

由於患玫瑰疹的寶寶會反復發熱, 很容易脫水, 因此除了補充足夠水分之外, 也可以適量使用口服退熱藥, 讓體溫下降一些, 舒緩寶寶不適。 此外, 父母也可以幫寶寶洗溫水澡, 既能恢復體內迴圈, 也能適當降溫, 有助於預防寶寶熱痙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