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為正常生理現象
打嗝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主要是與由腦部經過橫膈神經, 到橫膈膜肌肉的這條路徑的任何地方受到刺激有關, 由於常在剛喝完奶時發生, 原因可能是寶寶常哭鬧或在餵食時吃得太急, 而吞入大量的空氣所造成的打嗝;有時如肚子吹到風受寒, 或是吃到生冷食物等造成刺激而出現打嗝症狀;其他較少見的原因是與胃食道逆流及疾病, 如肺炎有關, 或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等都有可能。
有些孕婦可能在懷孕第二至三個月時就感覺到, 或偶爾由產前超音波, 看到寶寶在媽媽肚裡就會打嗝;不過最常發生頻繁打嗝的年齡,
Advertisiment
寶寶打嗝的症狀, 是由橫膈膜肌肉突然的強力收縮, 同時伴隨不自主的地關閉聲門而發出“嗝”的典型聲音。 與大孩子比較, 大部份的小寶寶似乎不會感到任何的不適, 除非連續過長的打嗝, 才會干擾到飲食等正常生活。
如何停止寶寶打嗝?
其實應該是沒有任何可靠的方式來停止嬰兒打嗝, 尤其是仍不確定為什麼會發生打嗝。 寶寶若無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 一般無需作處理, 通常打一會兒就可自行停止, 除非發作時間較長, 連續超過5至10分鐘以上。
如果寶寶因吃奶後腹部脹氣, 放下平躺時會打嗝, 通常是因為奶洞小,
Advertisiment
此外, 試著少量多餐的餵食法, 或餵食後、抱起寶寶他拍背加強排氣, 喂一點溫開水或以有趣的活動來轉移你或嬰兒的注意力, 或許可以改善寶寶打嗝症狀。
無醫學根據的處理方式
雖然目前沒人肯定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嬰孩打嗝, 而且打嗝造成的困擾絕對是對父母更多于對嬰孩。 解決之道:可不必任何處理, 順其自然, 最終嬰孩的打嗝將逐漸變得較不頻繁。
如果還是覺得需要做某些努力來安慰自己的話,
Advertisiment
此外特別提醒家長們, 有些無醫學根據的處理方式, 如服用蜂蜜來治療打嗝或壓眼球等, 是不適用於一歲以下的嬰兒, 因為蜂蜜中可能含有clostridium botu1inum屬的細菌, 嬰兒的胃酸不一定有足夠能力可以殺死這些細菌, 所以要特別的小心。
日常照顧預防打嗝建議
由於剛出生的寶寶神經發育還不太成熟, 所以才會經常打嗝, 絕大多數不是病, 無需過於擔心、驚慌及治療, 通常過些時日等寶寶長大後就會自然好轉, 一般不會造成影響和後遺症。
Advertisiment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寶寶打嗝, 需注意餵食寶寶要在安靜的狀態與環境, 千萬不可在寶寶過度饑餓及哭得很凶的時候餵奶。 且要有正確的餵奶姿勢, 進食時也要避免太急、太快、過冷、過燙, 在寶寶打嗝時可用玩具或輕柔的音樂, 來轉移、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以減少打嗝的頻率, 或是讓寶寶在喝奶的中間停一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