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一般幾歲開始會說話

寶寶快1歲了, 整天發出“啊……”“呀……”之類的音, 的確他正處在呀呀學語的階段。 有時會冒出“B

因為他們還不具備語言能力。 然而, 寶寶雖然還不具備語言交流的能力, 但在這一年裡——寶寶出生的第一年裡, 寶寶也在默默地為語言的產生做著充分的準備。 這一階段正是寶寶語言的準備期, 也就是前語言期。

爸爸媽媽們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語言的敏感期, 因為在這個時期對寶寶有目的的進行語言準備的訓練, 為寶寶今後語言的順利習得奠定了相當大的基礎。 所以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來發展寶寶語言產生必須的各種能力。

Advertisiment

一個月的寶寶——會感知語言呢!你知道嗎?經過研究表明剛出生3天的嬰兒就能辨別不同的聲音, 尤其是偏愛母親的聲音;甚至一個月大的寶寶還能辨別屬於不同語音範疇的輔音, 如“P”和“b”。 因此, 別以為一個月寶寶不懂你在說什麼, 其實他能對語音有一定感知能力。

媽媽可以用的訓練方法:創設音樂情景 媽媽可以給寶寶每天定時聽一些節奏舒緩、曲風活潑的樂調。 如莫札特的鋼琴曲, 巴赫的小步舞曲, 讓寶寶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節奏感和美感。 時間一般為5到10分鐘。

利用自然聲響 媽媽在寶寶睡著或醒著玩耍時, 不必刻意的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 讓他時刻處在自然狀態中, 桌椅的拖拉聲、玻璃的敲打聲、人走路的聲音、呼呼的風聲、小鳥的鳴叫聲……這些生活中不同音色、音高和音強的聲音,

Advertisiment
對寶寶來說都是最新鮮的聲響, 可以讓他多聆聽自然的聲音, 提高對聲音的感知能力, 會辨別語音做準備。

五個月的寶寶——會“啊, 啊”的發音了!當寶寶五個月大時, 隨著身體的發育, 寶寶的發音器官也逐步發育完善。 你會發現寶寶會發出更多的音, 還會重複的發出某個音, 但是很多寶寶發出後一個音時會忘記曾發出的前一個音。 所以, 這時期的寶寶發出的聲音並不是語言, 他發出的“啊”、“呵”等音只是在鍛煉他的發音器官, 為今後的發出語音作準備。

媽媽可以用的訓練方法:多和寶寶說說話 媽媽要利用一切可以和寶寶作單方面語言交流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利用不同 的情景, 多和寶寶說話, 有時可以即興自編兒歌, 中間夾雜寶寶會發的一個音, 讓寶寶對語言產生興趣。 如換尿布時, 可以說:“寶寶屁屁髒, 媽媽換尿布, ‘噠, 噠’兩下, 貼上小粘條, 尿布換好了, 寶寶真高興!”其中, “噠噠”這個音寶寶就能發出, 寶寶聽了自然感興趣, 也會“噠噠”的應和。

教會寶寶用手指物 媽媽可以教寶寶用食指指物, 因為據科學家研究, 嬰兒會用食指指物的時間越早, 就越早能表達自己的需要, 開口說話。 媽媽可以先自己示範用手指寶寶的照片啊, 牆上的掛圖啊, 邊指邊說, 然後拉寶寶手指。 訓練多次, 寶寶就能學會拉。

七個月的寶寶——真能聽懂語言嗎?當你對七個月大的寶寶說:“小熊呢?”寶寶可能會用手指向小熊。

Advertisiment
難道寶寶真的能聽懂成人的語言嗎?其實, 七個月大的寶寶對單個詞的是不能理解的, 主要是對包含詞在內的整個情境的理解。 如用相同的語調問:“小狗呢?”寶寶可能還會指向小熊。 一直要到寶寶11個月, 寶寶才可能理解個別的一些詞意。

媽媽可以訓練的方法: 利用模仿強化訓練 媽媽可以對寶寶指物動作進行模仿, 他指你也指。 還可以對寶寶發出聲音進行模仿, 如寶寶發出“噔”之類的音, 媽媽也發一樣的音, 反復訓練, 就起到了強化的作用。

十一月的寶寶——能呀呀學語了!你發現了嗎?十一個月的寶寶在獨自坐著玩耍時, 一個人能發出許多語音, 會用手指物來表達想要的東西, 用搖頭來表示反對,

Advertisiment
能大致聽懂成人的語言。 特別對一些擬聲詞很感興趣, 聽到了會大笑, 會模仿。 寶寶這時候已經進入了對語言的理解階段, 只是還不能說出詞語。

媽媽可以訓練的方法:多用擬聲疊詞說話;媽媽可以在和寶寶說話時, 多用寶寶喜歡的擬聲詞和疊詞, 比如:“小雞嘰嘰, 小鴨嘎嘎……”寶寶聽後會很開心, 然後自然就模仿了。

因此, 面對寶寶的前語言期, 爸爸和媽媽可千萬不要錯過這個促進寶寶語言產生的最佳時期, 作為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建立良好的教養方式, 以便在嬰兒期就能對兒童語言的發展起到有效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