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一言不合就打人怎麼教育

家長和孩子永遠都在戰鬥中, 總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比如才糾正了孩子不要吸吮手指, 又發現孩子喜歡上了打人……你身心疲憊, 精疲力竭, 可是回頭望望, 你會發現, 那些走過的路, 就是孩子成長的歷程。

孩子就是一棵小樹, 環境、教育就是孩子需要的養分, 小樹旁逸斜出, 及時的修剪, 才能成為參天大樹, 而孩子也會隨著成長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孩子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

孩子喜歡動手打人 家長也很發愁

家長可能也嘗試過阻止孩子的辦法, 可是收效甚微, 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依然想動手時就動手。

Advertisiment
家長就免不了的又開啟了擔憂模式, 一是怕孩子沒有玩伴, 影響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 二是怕孩子長大了依然有這樣的壞習慣, 不利於健康成長。

其實, 不論是語言還是行為, 很多時候是孩子內心需求或情緒的一種外在體現。 所以, 當孩子出現“打人”的不當行為時, 家長首先要思考的是孩子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 這樣才能進行有的放矢的應對。

帶你瞭解孩子“打人”背後的真相

1. 沒有及時制止:9個月的寶寶對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突破, 打人會讓他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 寶寶一開始打人時, 父母沒有嚴厲制止, 而寶寶又沒有辨識能力, 不知道對錯, 就形成了習慣。

2. 模仿大人或者電視情節:看到大人互相拍打,

Advertisiment
寶寶誤以為是“高興、喜歡”, 或者看到電視裡的打鬥場面, 無意中模仿, 未引起家長的重視。 而當寶寶“打人”被家長批評時, 他的判斷就會產生錯亂, 分不清對與錯。

3. 自我意識強烈:兩歲以後的寶寶, 自我意識開始萌發, 非常在意父母對自己的重視程度。 如果父母因為抱其他寶寶或家裡來人, 而轉移了對他的注意力, 孩子就會因強烈的嫉妒心對協力廠商“出手”, 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地位。

4. 表達能力不強:寶寶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強, 不能夠完全表達清楚。 比如小夥伴只是湊過來看一眼他的玩具, 而他卻以為小夥伴要來和他搶, 情急之下, 表達不清, 就會本能地揮出小拳頭。

改善孩子行為 父母及時引導很重要

1到3歲的孩子因為不懂得如何表達情緒與言語,

Advertisiment
所以不論喜怒哀樂往往都會使用肢體動作呈現, 可能咬人、打人等等, 為了不讓他們養成習慣, 這時候父母的教育就相對重要了。

首先, 重視孩子打人行為。 如果孩子打人了, 應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 同時嚴肅、堅定地直視他的眼睛, 讓孩子感到自己錯了, 等他情緒平靜後再和他講道理, 讓他說出心裡的想法, 同時分析他的想法的對錯。

再者, 以身作則, 不要體罰孩子。 當孩子打人時, 如果父母用打罵的方式來懲罰他, 就有點自相矛盾, 可以取消孩子的某項活動來懲罰孩子, 比如動畫片。

最後, 多讚美多鼓勵。 如果孩子及時收住了揮出去的小拳頭, 家長應給予孩子熱情的鼓勵。

Advertisiment
鼓勵能夠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 使孩子表現出積極、正面的情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