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上幼稚園被欺負了 父母可以做的4件事

作為家長, 又不能陪著寶寶上幼稚園。 怎麼教寶寶避免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以更好的融入幼稚園的生活需要爸爸媽媽正確教導寶寶哦。 下面來看看當寶寶在幼稚園被欺負後爸爸媽媽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第一, 父母要先冷靜, 控制好情緒, 瞭解被欺負的原因

很多父母把寶寶從幼稚園接回來後檢查寶寶身體, 一發現有什麼傷痕就立刻發火了, 馬上當著寶寶面大聲囔囔或者要去學校找老師理論, 有的父母甚至會找到欺負自己寶寶的那個孩子家裡去。 這樣激動的情緒只會增加大人之間的矛盾,

Advertisiment
對寶寶沒有什麼好處, 因為小孩子之間吵架的事情都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如果家長小題大做, 做出過激的行為只會讓寶寶更尷尬甚至讓寶寶處理問題的方式也跟著父母一樣只會暴力解決。 因此, 知道寶寶被欺負時, 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冷靜下來和寶寶溝通, 瞭解被欺負的原因, 一般小孩子之間都是會無意的打罵。

第二, 切忌教唆寶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報復行為

當寶寶跟家長說在學校被小朋友欺負時, 爸爸媽媽會跟寶寶講“別人如果打你的時候, 你就打回去, 不能讓人欺負”。 這是非常不可行的處理方法, 對寶寶的價值觀養成很不好。

第三, 可以教寶寶一些處理問題的良性方法

當寶寶在幼稚園裡和小朋友發生搶玩具或其他摩擦的情況時,

Advertisiment
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碰傷的情況, 寶寶會受傷, 其他小朋友可能受傷。 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導寶寶在遇到以上情況時正確的處理方法。 比如當其他小朋友罵寶寶時, 可以讓寶寶大聲的跟小朋友講:“我不喜歡你這種行為, 你罵我讓我很傷心, 小朋友不能罵人”, 然後走開不跟對方玩。 當有小朋友要搶自己玩具或打寶寶時, 可以教寶寶怎麼回擊“xx, 你不能打我, 你這樣做事不對的”等, 大聲制止對方, 或者去尋求老師的幫助。

第四, 要教寶寶和他人友好的交往方式, 並且多用語言代替行為表達情緒

上幼稚園的小寶寶也就三歲左右, 語言表達能力不太好, 當出現問題時, 可能就會哭或者通過“動手”表現出來,

Advertisiment
這樣小朋友之間就產生了“傷害”。 因此, 在家裡應該多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情感, 並且教寶寶怎麼和小朋友友好的交往, 指出哪些行為會傷害他人, 哪些話是罵人的。

寶寶上幼稚園被欺負, 爸爸媽媽心疼是必然的, 難免也會有情緒, 但是也要理智的和寶寶一起解決問題, 這樣才有利寶寶的成長, 此外也可以多跟老師瞭解寶寶在幼稚園的情況, 才好想出對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