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不同部位疼痛的原因及護理

寶寶在生病的時候, 有時會伴有身體某個部位的疼痛。 但因為寶寶太小, 無法用語言表達或表達不清, 媽媽難以知道具體的疼痛部位。 如果瞭解了寶寶不同部位的疼痛特點, 定位就容易多了, 也能在就醫時很準確地向醫生描述。

寶寶不同部位疼痛的原因及護理

嘴痛

口腔潰瘍:受到某些病毒的感染, 如單純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等, 寶寶會出現口腔潰瘍。 大家熟知的手足口病就是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的, 寶寶口腔黏膜會出現多處潰瘍。 此外, B族維生素缺乏、口腔黏膜燙傷或咬傷及藥物過敏, 也能引起口腔潰瘍。

Advertisiment
寶寶會感覺口腔內疼痛, 尤其是進食的時候。 因此, 表現為寶寶拒絕吃東西。 媽媽能觀察到寶寶有進食的欲望, 但是一旦吃東西又會馬上停止, 並大哭起來。

口角炎:俗稱“爛嘴角”, 是寶寶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維生素C、微量元素鋅引起的。 媽媽能看到寶寶的嘴角發紅, 有水皰及白色的糜爛面。 這種口角的疼痛在寶寶張口說話、進食時尤其明顯。 有時糜爛面已經結痂, 在張口時會裂開, 引起出血和劇烈的疼痛, 寶寶會突然大哭起來。 所以, 為了避免疼痛, 寶寶拒絕張口, 不愛說話、不愛吃東西。

頭痛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寶寶發生腦炎、腦膜炎時, 會出現頭痛, 表現出煩躁、尖叫、用手打頭或用頭撞擊物體。 常常伴有發燒、噴射性嘔吐、意識不清。

Advertisiment

頭部外傷引起的顱內出血:寶寶碰到頭, 絕大多數情況下最多有點兒皮外傷, 極少數情況下會造成顱內出血, 引起顱壓升高, 寶寶就會有頭痛。 但是最能引起媽媽注意的是寶寶有意識障礙, 如昏睡、昏迷、煩躁不安, 同時可能有抽搐、嘔吐。  

肚子痛

消化不良:寶寶吃撐了或吃得過於油膩, 就會出現消化不良。 腹痛主要表現為脹痛, 肚子像個小鼓, 拍一拍“砰砰”響, 疼痛的程度比較輕, 寶寶會比較“賴”, 不愛笑、不愛玩兒。

腹部受涼:如果寶寶吃多了涼東西或睡覺時沒有蓋好小肚子, 也會肚子痛。 疼痛的程度稍重一些, 寶寶會哭鬧。 媽媽還能聽到寶寶肚子裡“咕嚕咕嚕”響, 大便很稀。 一般排便後腹痛可以緩解, 不再肚子痛。

Advertisiment

腸絞痛:多發生於6個月以內的小寶寶, 可以反復發作。 這種疼痛非常劇烈, 寶寶哭得特別厲害, 甚至有出冷汗、面色發白的表現。 腸絞痛多發生在吃奶以後, 按摩腹部及俯臥位能緩解疼痛。

腸道感染:當寶寶受到細菌、病毒等感染, 發生腸炎、痢疾時, 都會有腹痛, 伴有腹瀉、嘔吐、發燒等。 這種腹痛常為陣發性的, 所以寶寶的哭鬧也是一陣一陣的。 排便後腹痛可以暫時緩解, 但過一段時間還會痛。

腸套疊:這是一種寶寶常見的急腹症, 由於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 造成腸梗阻, 腹痛非常劇烈。 這種腹痛也是陣發性的, 隔一段時間疼一次, 寶寶哭鬧一陣停一陣。 最明顯的特點是腹痛越來越嚴重, 間隔時間越來越短, 寶寶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

Advertisiment
常伴有巧克力醬樣的血便。

肢體痛

外傷引起的關節扭傷、脫臼、骨折:寶寶在外力作用下, 可能造成肢體損傷, 都會引起劇烈疼痛。 如果受傷的過程媽媽沒有看到, 就要通過寶寶的一些表現瞭解他是否有肢體疼痛。 比如某個部位寶寶突然拒絕別人碰、拒絕活動某個關節, 如果強行觸碰或活動, 寶寶大哭不止。 另外, 肢體某個部位出現腫脹、不正常的彎曲或活動異常, 也常常出現在扭傷、脫臼、骨折後。

耳朵痛

中耳炎:最容易發生在感冒以後, 寶寶會有耳痛, 除了哭鬧, 表現出用手抓耳朵或在枕頭上摩擦一側耳朵。 媽媽還能發現有分泌物從寶寶的耳朵流出來, 對聲音的反應不如以前靈敏。

家長特別關注:幼兒保健護理常識

預防意外事故 

Advertisiment

幼兒喜歡活動, 但又缺乏生活經驗, 所以容易發生意外, 要積極採取預防措施。 最易發生的意外有跌傷, 燙傷, 溺水, 觸電, 食物中毒, 農藥和煤氣中毒等。 因此不要讓幼兒單獨行動, 不能靠近火源或電源, 要注意飲食衛生.保管好農藥等。

定期健康體檢

幼兒可以每半年體檢一次, 隨訪體質量, 身長等外, 還要注意視力測試, 牙齒衛生等。 幼兒的行為心理健康也應重視, 必要時可做智力, 行為等測試。

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1~2歲的幼兒與成人接觸增多, 活動範圍擴大, 開始出現好奇心和模仿動作, 所以這時可以在正確教育下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睡眠習慣, 飲食習慣, 解便和衛生習慣等。

傳染病和常見病的預防 

雖然基礎免疫已完成,但有些疫苗需要加強,有些疫苗,例如流感,水痘,腮腺炎,風疹等可以考慮接種。另外,這時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腹瀉,貧血,營養不良等,也應注意預防。

促進幼兒動作和語言的發展 

幼兒的大動作和手的精細動作都發育得較快,應積極地引導和幫助他們,訓練走,跑,跳,攀登等動作;培養孩子的雙手活動,如搭積木,串小珠,畫畫,洗手,穿鞋等。動作的培養訓練對神經心理發育有促進作用。

生後第2年,第3年是小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及時教幼兒說話是很重要的,應結合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事物多和小兒說話,鼓勵他們模仿說話,而且要注意用詞恰當,發音正確。

合理安排膳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2歲半以前的幼兒乳牙尚未出齊,咀嚼和胃腸消化功能還較弱,仍需注意供給各種營養素,也要考慮食物的烹調製作,還不能和成人一樣進食。每天進餐4~5次為好,要保證每日有400~500毫升牛奶,1個雞蛋,適量的動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和少量豆製品,糧食可逐漸採用粗細糧搭配。

這幼兒階段已有自主的要求和挑選食物的習慣,所以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按時進食,自己吃不要喂,不吃零食,不挑食等。還要有愉快的氣氛,不能強迫或威脅孩子進食,這樣才能保證幼兒正常地攝入營養膳食 。

傳染病和常見病的預防 

雖然基礎免疫已完成,但有些疫苗需要加強,有些疫苗,例如流感,水痘,腮腺炎,風疹等可以考慮接種。另外,這時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腹瀉,貧血,營養不良等,也應注意預防。

促進幼兒動作和語言的發展 

幼兒的大動作和手的精細動作都發育得較快,應積極地引導和幫助他們,訓練走,跑,跳,攀登等動作;培養孩子的雙手活動,如搭積木,串小珠,畫畫,洗手,穿鞋等。動作的培養訓練對神經心理發育有促進作用。

生後第2年,第3年是小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及時教幼兒說話是很重要的,應結合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事物多和小兒說話,鼓勵他們模仿說話,而且要注意用詞恰當,發音正確。

合理安排膳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2歲半以前的幼兒乳牙尚未出齊,咀嚼和胃腸消化功能還較弱,仍需注意供給各種營養素,也要考慮食物的烹調製作,還不能和成人一樣進食。每天進餐4~5次為好,要保證每日有400~500毫升牛奶,1個雞蛋,適量的動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和少量豆製品,糧食可逐漸採用粗細糧搭配。

這幼兒階段已有自主的要求和挑選食物的習慣,所以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按時進食,自己吃不要喂,不吃零食,不挑食等。還要有愉快的氣氛,不能強迫或威脅孩子進食,這樣才能保證幼兒正常地攝入營養膳食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