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寶寶的過程中, 最讓爸媽頭疼的就是寶寶不吃飯, 不管怎麼哄, 怎麼罵, 怎麼教育, 寶寶還是不會乖乖的去吃飯。 對於這樣的熊孩子, 有的爸爸媽媽還是一個勁的哄, 怕寶寶不能吸收營養, 影響身體發育, 有的就比較極端, 直接餓著寶寶。 這種方法真的有效嗎?
寶寶不吃飯的五種常見原因:
1.家長嬌慣孩子
一些兒童吃過多的甜食、水果糖、冰淇淋等含糖較多的零食, 胃總處於“工作”狀態而沒有足夠的食物排空時間, 處於不饑餓的狀態, 於是稚嫩的胃就會沒有饑餓感, 孩子自然會食欲不佳。
2.餵養不當
輔食添加不及時,
Advertisiment
3.家長對孩子的暗示及影響
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哪種飯菜好吃、哪種不好吃, 就會給孩子以“暗示作用”, 孩子聽了這些話, 很可能對某種食物產生反感, 形成挑食、偏食的習慣。
4.孩子生活時間不規律
飲食不定時定量、任意玩耍、睡眠不足和缺少適量的活動, 都會影響胃腸功能的正常運轉, 從而出現食欲不佳。
5.飲食環境與厭食
吃飯的地方人多嘈雜、開著電視、成人吸煙飲酒、吵吵鬧鬧等, 這樣的環境都不利於孩子進餐。
寶寶在不具備自我控制能力時, 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停不住口,
Advertisiment
寶寶積食的幾個表現:
1、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 有時還會咬咬牙。 所謂食不好, 睡不安。
2、寶寶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 食欲明顯不振。
3、寶寶經常不明原因的哭鬧。
4、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 肚子疼。
5、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 舌苔白且厚。 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 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解決問題小妙招
當媽媽們真正發現寶寶食滯的情況時, 也不要慌張, 切忌不要亂用藥, 傷害寶寶健康,
Advertisiment
適當控制進餐量, 飲食先吃米湯、麵湯之類, 經6~12小時, 再進食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
家長要培養嬰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每餐定時、定量, 避免“積食”發生。
除此之外, 當發現寶寶腸胃出現了問題, 媽媽們也不用慌張, 應對小兒腸胃問題, 可以採用飲食療法和按捏療法:
按捏療法:
a.讓患兒面孔朝下平臥。 家長以兩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 隨捏隨按, 由下而上, 再從上而下, 捏3-5遍, 每晚一次。
b.揉中脘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 即是中脘穴位。 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 每日兩次。
Advertisiment
c.摩湧泉足底心即是湧泉穴。 家長以拇指壓按湧泉穴, 旋轉按摩登30-50下, 每日兩次。
飲食療法:
飲食上, 在調理小兒食滯、腸胃濕熱方面, 以下食材具有清熱解毒、開胃消滯、調理腸道的顯著作用:
1、薏苡仁
《本草綱目》謂薏仁“健脾益胃, 補肺清熱、祛風勝濕, 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對於小寶寶來說, 薏苡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 非常有利於寶寶較弱的腸胃吸收。
2、雞內金
雞內金是指家雞的砂囊內壁, 系消化器官, 用於研磨食物, 該品為傳統中藥之一, 用於消化不良、遺精盜汗等症, 效果極佳, 故而以“金”命名。
3、山藥
山藥有健脾、除濕、補氣、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 山藥含有可溶性纖維, 能推遲胃內食物的排空, 控制飯後血糖升高。
Advertisiment
4、白扁豆
一種農作物, 可曬乾, 炒後可食用。 白扁豆味甘, 性微溫, 有健脾化濕, 利尿消腫, 清肝明目等功效。
5、麥芽
麥芽功主要具備行氣消食, 健脾開胃的功能。 用於食積不消, 脘腹脹痛, 脾虛食少, 生麥芽健脾和胃通乳, 用於脾虛食少。 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 用於食積不消。
6、陳皮
陳皮有三大類作用, 一是導胸中寒邪, 二破滯氣, 三益脾胃。 這三大作用中, 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氣。 脾胃主運化水濕, 故脾胃之氣行則能去濕、健脾、化痰, 故又可以說, 陳皮溫能養脾, 辛能醒脾, 苦能健脾。
從上面的結論來看寶貝不吃飯也可能是有原因的, 在此小編要提醒家長, 規律而營養均衡的一日三餐對於成長中的寶寶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種方式去調理寶寶的腸胃, 同時也可以選用含有以上這些成分的飲品、食品等來進行調節,快來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吧。
同時也可以選用含有以上這些成分的飲品、食品等來進行調節,快來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