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煩惱:3歲的兒子越來越不聽管教, 我說什麼他都像沒聽見一樣無動於衷。 常常是我火冒三丈, 他依然故我。 我感到很失敗。
主持:把爸媽的話當耳旁風, 是寶寶慣用“手段”。 其實, 不是寶寶不聽管教, 而是父母不會說寶寶能聽懂的道理。 事實上, 寶寶已具備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只是這種潛在的能力只有通過適合其年齡特點的管教育方式才能被喚醒。 對此, 父母們也是深有感觸。
觀點一
借助孩子熟悉形象來管教
2歲的女兒睡覺不肯蓋被子, 我就說:“天黑了, 小蚊子就嗡翁地叫著說:“我的肚子好餓呀,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觀點二
不妨讓沉默取代指責
6歲的女兒癡迷看電視, 我擔心她的視力, 經常責罰她, 原以為她會害怕並改正。 但隨著我越來越頻繁的指責, 她越來越表現出無所謂態度, 甚至對我說:“媽媽快點罵, 動畫片要開始了。 ”這次, 氣得我不停地幹活默默地掉淚, 直到第二天都沒說一句話, 不想, 女兒反而忐忑不安, 主動認錯並保證以後不再整晚看電視。 我又感動又納悶, 難道她一夜之間懂事了?後來我想明白了, 是我的沉默起了作用。 因為聽慣父母責駡的孩子, 犯錯後會等待打罵, 被罵一頓反覺得松了一口氣, 產生“又熬過去了”的感覺, 過後就忘了。 若父母保持沉默, 會讓孩子猜測父母的心態,
Advertisiment
觀點三
低沉語調, 會令孩子感到理性的存在
4歲的兒子很調皮, 我整天跟在他後面喊叫“不要在沙發上跳”、“快點穿上鞋子”、“再不刷牙我要打了”……尖叫都快成了我正常說話的聲音了, 可再響的聲音兒子也當耳旁風。 那天我嗓子啞了無法喊叫, 只能先用眼睛捉住兒子的注意力, 低聲告訴他“牆上不是畫畫的地方”, 兒子居然懂事地點點頭, 跑去拿紙來畫。 事後我誇獎兒子乖, 他稚氣地說“媽媽講道理。 ”兒子的話讓我明白, 管教孩子用低沉的語調, 會令孩子感到理性的存在。 生活中, 許多父母會和我一樣,
Advertisiment
觀點四
嘮叨只會使管教前功盡棄
觀察3歲的兒子, 我發現小孩往往是因沉浸在他們當前的活動中, 才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 所以父母要讓小孩聽管教, 就得先吸引他的注意力, 不要連孩子有沒有聽到都沒搞清, 就數落個不停。 比如那天兒子用劍砍新買的椅子, 他媽媽又是喊叫又是威脅:“停下, 否則我把劍扔出去!”兒子沒停手。 他可能根本沒聽, 也可能認定媽媽不會扔劍。 我用強調性語言引起兒子注意:“聽著兒子, 爸爸只說一遍。 ”然後, 平靜地警告他:“停下,
Advertisiment
觀點五
不要把要求和請求混在一起
主持:孩子把父母的話當耳旁風是一種“心理慢性症”的表現, 原因多在父母身上, 如有些父母喜歡催促、說教, 不斷給孩子以相同的刺激, 這種嘮叨式的說教使孩子形成了一種“心理惰性”。 而管教一旦不再成為刺激, 教育效果便隨之下降或消失。 您家裡, 有這樣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