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不肯吃藥如何喂孩子吃藥

‍‍很多家長認為用溫開水服藥是最好的, 其實, 並不是所有的藥都適合用溫開水送服, 下面的幾類藥你最好是用涼開水給寶寶服用: 》》教你讓孩子乖乖吃藥‍‍

★維生素類:維生素類藥物屬於水溶性製劑, 很不穩定, 遇熱後容易被破壞而失去療效。

★止咳糖漿:止咳糖漿之所以有止咳作用, 主要是因為糖漿口服後會覆蓋在發炎的咽喉黏膜表面, 從而減輕對黏膜的刺激, 緩解咳嗽症狀。 如果用溫熱的水送服, 可能會稀釋糖漿, 降低黏稠度, 就不能形成“保護膜”, 也會影響藥物療效。 ★益生菌:一些對腸道有保護作用的益生菌製品,

Advertisiment
用溫度稍高的水服用, 可能會殺滅菌群而影響藥物效果。

★預防疫苗:給寶寶吃預防小兒麻痹症的糖丸前後, 都應避免食用熱的食物或喝熱的飲料和水, 因為疫苗會在高溫下被殺死而失去活性。

★消化藥:一些幫助寶寶開胃助消化的藥物, 是通過藥中所含的一種活性蛋白酶發揮作用的, 這種酶遇熱後會凝固變性失去作用, 達不到助消化的作用。

某些藥物對服用的時間沒有具體要求, 但是也有一些藥物很講究服藥時間, 所以, 給寶寶服藥前, 一定要記得看看藥品說明書

★飯前服用:是指需要在飯前1或2個小時服用, 以利於藥物吸收。 很多止瀉的藥物需要在飯前服用。

★飯時服用:是指在飯前或飯後片刻服用。

Advertisiment
一些開胃的或幫助消化的藥物應該在飯時服用。

★飯後服用:是指飯後半小時或1個小時服用, 利於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或促進胃腸對藥物的吸收。 一般來說, 大部分藥品都適合在飯後服用, 尤其是抗生素類藥物。

躺著吃藥或吃好藥後馬上睡覺, 往往會使很多藥物粘在食管而未進入胃裡, 這樣不僅影響藥物發揮作用, 而且藥物長時間在食管滯留, 也可能損傷食管。 所以, 給寶寶服藥後, 應多喝水, 至少要等半小時以後再讓寶寶睡覺。 如果是一天服用2次的藥物, 就在早飯和晚飯前後給寶寶吃。

藥品說明書上的“一日3次”或“一日2次”是根據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的代謝速度後規定的, 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成三段或兩段,

Advertisiment
每8小時或12小時服用一次。 只有按時給寶寶吃藥, 才能保證寶寶身體裡的藥物濃度, 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如果把一天吃3次的藥物安排在早中晚餐前後吃, 就會使白天寶寶身體裡藥物的濃度過高, 而晚上又達不到治療的作用。 醫生開出的藥方裡經常會出現一些醫學專用的語言, 你應學會識別:

★qd代表一天服藥1次

★bid代表一天服藥2次

★ tid代表一天服藥3次

一般來說, 服藥後每天應該喝上至少60~100毫升的水, 一些特殊的藥物, 如抗生素類、退熱藥、止瀉藥, 更應多喝水, 這是因為這些藥物往往會損傷寶寶嬌嫩的肝臟和腎臟, 需要用大量的水來加速代謝, 服用這幾類藥物時, 每天至少要給寶寶喝600毫升左右的水。  

中藥的化學成分一般比較複雜,

Advertisiment
不同的味道有不同的療效, 如果在藥物中加入糖, 在降低苦味的同時也會降低療效。 糖中的化學成分容易與藥物中的成分結合, 引起化學反應, 從而影響藥效。 對於常見的中藥丸劑, 你可以用清潔的小刀或手, 將藥丸分成許多小粒後, 用溫水給寶寶吃下去。 為了加速藥物的效果, 你也可以用少許溫水把藥丸調成稀糊狀後, 用溫開水送服。

漏吃藥是難免的事。 普通的藥物漏服一次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但如果是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 如, 漏服治療癲癇的藥物, 可能就會影響療效, 甚至加重病情。 對於多數藥物而言, 發現漏服以後, 如果不是接近下一次服用的時間, 應該馬上按量補服上;但如果已經接近下次吃藥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就不要補服了, 只能是少服一次, 接著按照原來的方案服用。 不論是什麼藥物, 發現漏服後, 都不可在下一次吃藥的時候加倍劑量服用, 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