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不肯與別人分享怎麼辦?

現象直擊

寶寶很小氣, 玩具、零食都不肯跟別人分享, 一旦家長做主把東西分給別的小朋友, 她就又哭又鬧, 還大喊: “那是我的! 那是我的!”

布奇專家解讀

分享是一種積極的社會交往行為。 從心理學角度看, 它是一種“親社會行為”(合作、同情、捐助等行為也是親社會行為), 是指個體與他人共同享用某種資源的行為。

分享行為的發展, 對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形成道德感有著重要的意義。 學前兒童如果能自主自願地與人分享, 並以此為樂, 則能更好地融入社會,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但分享對於學前兒童來說,

Advertisiment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和年齡相關的身心發展特點導致有些孩子還沒有形成“分享”的含義, 還不懂得分享的意義;有些孩子缺乏分享的技巧。 這些都需要家長來説明和引導。

布奇專家支招

1.要正確瞭解孩子的心理特點, 不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

在整個學前期, 孩子的行為都具有“自我中心性”。 他們難以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所以“護食”和“護玩具”是很正常的現象。 千萬不要給孩子冠以“自私”、“小氣”的帽子, 更不要因此而懲罰孩子。 要從正面鼓勵分享, 幫助孩子意識到, 分享行為本身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 往往比“獨佔”更加快樂。

2.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點滴細節, 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讓孩子學會分享的最好的辦法,

Advertisiment
就是讓他親眼見證這種行為。 孩子是從父母那兒學習如何友善地對待他人的:來客人的時候, 帶著孩子給客人準備點心和水果;和別的家庭外出遊玩的時候, 與他們分享食物、用品……這些都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

3.要給孩子營造同伴交往的機會, 彌補家庭結構的不足。

如今的孩子往往較少兄弟姐妹, 且物資非常豐富, 很多家庭的孩子不需要與他人分享, 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父母也會儘量滿足自己唯一的孩子的需要。 因此, 孩子的分享意識比較弱。 要解決這一問題, 就要努力給孩子營造有“兄弟姐妹”的環境:可以經常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的家庭相互串門, 也可以相約一起外出遊玩, 通過家庭間的交往, 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體驗分享和友愛。

Advertisiment

《你想坐我的腳踏車嗎》這個故事中, 布奇主動將心愛的腳踏車和夥伴們進行了分享, 讓更多人享受到玩腳踏車的樂趣和喜悅。 布奇也因此收穫了大家的感激和友誼。 由此可見, 分享不是失去, 而是互利。 在生活中,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與人分享。 分享行為本身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 這也會使孩子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和必要, 進而鞏固孩子的分享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