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項研究把兒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種類型:受歡迎的兒童、被拒絕的兒童、矛盾的兒童、被忽略的兒童、一般的兒童, 並把“被拒絕的兒童”和“被忽略的兒童”統稱為“不受歡迎的兒童”。 相比其他寶寶而言, 這些“不受歡迎的兒童”在成年以後, 偏離社會的行為也比較多:“被拒絕的”寶寶容易發展成反社會人格, 而“被忽略的”寶寶容易發展成神經質的人格。 這項研究給予我們這樣一個啟示:對兒童的交往問題, 父母不能等閒視之, 必須及早干預。 父母要針對兒童不同的交往問題, 採取適宜有效的教育策略, 幫助寶寶克服交往障礙,
Advertisiment
不會與人交往的寶寶
有些寶寶不願意與同伴交往, 即使在外邊, 也只和大人在一起, 不主動去找小朋友玩。 有的甚至當同伴主動找到他時, 他也採取“回避政策”。 這類寶寶不願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1、缺乏交往動機 有些家庭以孩子為中心, 對孩子的各種需要幾乎是無條件滿足, 而且總有人陪兒童遊戲。 當寶寶總有人陪伴在身邊時, 他們難以產生找同伴遊戲的動機。 還有些寶寶只願意與成人交往, 是因為成人總讓著他, 與同伴交往, 他就需要協調、商量, 甚至還要想辦法解決衝突, 為了“省事”, 他寧可與成人交往。 對於這類寶寶, 父母應及早對其進行“心理斷乳”。
Advertisiment
2、有過失敗的交往經歷 有些寶寶由於有過負面的交往經歷, 比如被同伴欺負過, 而不願意再與同伴交往。 他們採取回避的方法, 目的在於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對於這類問題, 父母應細心觀察,
Advertisiment
3、個性原因 有些寶寶由於受遺傳或自身個性特點影響, 比較內向, 不願與人打交道, 而只喜歡與物打交道。 對於這類寶寶父母可以引導, 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 父母要盡可能引導寶寶與同伴多一些交往, 否則孩子就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途徑。
有些寶寶願意交往, 也敢於交往, 卻由於採取了不適宜的交往行為而在交往過程中經常出現問題。 這大致有以下兩種情況:被欺負和以自我為中心。
1、被欺負 有些寶寶總被一個或幾個孩子欺負,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2、自我為中心 有些寶寶比較自我, 在遊戲過程中, 不願意把自己喜歡的玩具給同伴, 總希望別人都聽他的, 好拔尖, 總要佔據“好事”……這種寶寶由於其行為不符合“遊戲規則”而常常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其實, 對這類孩子的教育使用“自然結果法”就很好。 寶寶的“樂群性”使他們這時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輪流、分享、協商等都是寶寶應該學習的重要的社交技能, 或曰“遊戲規則”, 在交往過程中, 要讓寶寶逐漸熟悉這些技能從而逐漸成為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