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也有大朋友

交一個好朋友, 對孩子來說, 意義重大。
我們都很注重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希望孩子能夠交幾個好朋友, 互相影響, 互相促進。 除了同年齡的小朋友, 還可以鼓勵孩子去結交大人做朋友, 那就不僅僅是交往能力的提高了。

怎樣交個大朋友?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與大人交往, 只是不同的年齡, 交往的目的和方式會有所區別。
A、3歲前——
* 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技巧
教孩子見人打招呼, 學習禮貌用語;能夠根據人的年齡、衣著、裝飾等因素準確稱呼;能對包括幼稚園老師、鄰居在內的長輩表示尊敬;能微笑待人並用溫和的口吻對人說話等。

Advertisiment

* 給孩子提供與大人接觸的機會
經常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參加各種聚會, 邀請親朋來家做客或去別人家做客, 讓孩子在不同的社交場所接觸到他形形色色的大朋友。
也不要忽視了父母的“榜樣”作用, 通常那些熱情好客的父母, 他們的孩子也非常擅長交際, 交友廣泛。
* 培養孩子“察言觀色”
鄰居家的樂樂是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當她看到爸爸媽媽臉色不好或喊累的時候, 就會很乖巧地自己玩兒, 這種時候絕不給大人製造麻煩。
“察言觀色”並非是個貶意詞, 它更是一種能力。 善於“察言觀色”是學習體諒他人的前提, 教孩子如何從臉部表情、動作上來體察他人的心情, 尤其要鼓勵孩子具有同情心,
Advertisiment
這樣會使孩子更受人歡迎。

B、3歲後——
* 幫助孩子成為受人歡迎的人
會主動認錯或向對方說“對不起”, 同時也能原諒別人;如果親人生病, 能主動表示關切;當大人不在家時, 能恰當地接聽大人的電話;學會與人商量的初步技巧。
* 教孩子如何自我介紹
我有個朋友, 給她的女兒做了個小小的名片。 女兒叫小雪, 名片就用雪花做裝飾, 看起來很有女孩子味兒, 很可愛。 上面有小雪的大名、小名, 出生日期, 家庭住址、電話, 特長愛好等。 小雪每每見到新認識的人, 不論大人孩子, 都會遞上自己的名片。 我看見上面寫著“特長:輪滑”, 就跟她聊起輪滑, 並且告訴她, 我不敢玩這項運動, 因為我怕摔跤, 小雪立刻就跟我有話可說了, 我們成了好朋友。

Advertisiment

教會孩子主動地向別人介紹自己是打開交往的一條捷徑。 孩子最好會說出自己大名是什麼, 小名是什麼, 上哪個幼稚園, 有哪些愛好, 最喜歡吃的食物, 最喜歡的動物, 最喜歡的人等等。 當然, 做不做名片就因人而異了。
* 鼓勵孩子獨立處理人際關係
孩子與誰交朋友,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他們的朋友關係會維持多久, 這些是父母很樂於瞭解和預想的, 總是要問這問那, 越問越是得不到答案。 在與朋友的交往過程中出現了糾紛、衝突, 父母也常常是出面幫助解決, 這樣就會出現漫畫裡的場景——兩個孩子繼續遊戲, 父母在一旁打作一團。
人際關係是最複雜的關係, 在安全的前提下, 放手讓孩子處理他自己的人際問題,
Advertisiment
才會使他的人際交往能力進一步提升, 結交更多、更廣的朋友。

成為孩子的大朋友
交往不可能是單方面的行為, 我們鼓勵孩子與大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交朋友, 在這個過程中, 大人的作用不容忽視。
尊重與愛——
耐心傾聽孩子的話, 把孩子的快樂看成是自己的快樂, 使孩子們樂意把心裡話說出來。 當孩子委屈、為難、痛苦的時候, 親切地詢問、積極的幫助, 勝過焦慮與責難。
理解——
大人在孩子面前不一定非要強做出一副無所不能的形象, 大人也可以向孩子訴苦, 對著孩子落淚, 拉近與孩子的心理距離, 讓孩子懂得理解他人, 包容他人。

結交大朋友的安全預警
* 不鼓勵孩子與陌生人主動交往, 除非這個陌生人是在安全範圍內出現的,

Advertisiment
比如朋友家裡的其他客人、幼稚園小朋友的親戚等。 而且當這些陌生人與孩子接觸的時候, 應密切關注。
* 告訴孩子, 不要搭理那些主動跟他說話、給他食物或要帶他去哪裡玩兒的陌生人。
* 讓孩子知道, 自己的身體有些部位是除了父母、長輩或幼稚園老師之外, 任何人都不能碰的, 即使是認識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