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也有情緒波動期

本來很乖巧的寶寶, 也許突然某個時刻就會如同脫韁的野馬, 在情緒的波峰與低谷間起伏不定, 把爸媽搞得莫名其妙、無法招架。 那爸媽究竟該怎樣才能馴服這匹桀驁的“小野馬”呢?

寶寶情緒波動期的表現

當寶寶處在情緒波動期時, 他的表現會跟平時大相徑庭, 主要表現為:

* 情緒不穩定, 常常喜怒無常, 讓爸媽捉摸不定。

* 一點點小事就可能引發他的火爆脾氣, 並且難以控制, 看起來像是在無理取鬧。

* 故意和爸媽作對, 爸媽不讓做的事情, 他偏要做, 爸媽不讓說的話, 他偏要說。

* 在玩耍的時候過於興奮,

Advertisiment
興奮到難以控制自己的程度。 不管爸媽如何安撫他, 他都無法安靜, 直到把自己折騰得筋疲力盡。

* 爸媽無法清楚他究竟要幹什麼, 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這使他看起來像一艘迷失了方向的船隻, 盲目、衝動而又無助。

判斷寶寶情緒偏向的簡易方法

寶寶的情緒本質上是九大氣質的一個向度, 他在一天當中表現出愉快或不愉快, 友善或不友善的比例跟他當下的情緒會有某種關聯, 但並不完全代表他當下的情緒。 寶寶外表給人的感覺天性就會有所差異。 因此, 情緒本質較為正向的寶寶, 看起來成天笑眯眯的, 似乎心情總是好得不得了。 那些情緒本質較為負向的寶寶, 則大多數情況下都擺著一副“小臭臉”,

Advertisiment
看起來一副酷酷的小模樣。 不過, 寶寶臉上的表情有時候並不代表他當下的情緒感受, 爸媽必須有針對性地去應對寶寶的情緒, 促進寶寶情緒的發展。

要瞭解寶寶的情緒偏向, 可以借助以下的簡易測試:

1.給寶寶換尿布或是穿衣服的時候, 他常常會有愉快的表情嗎?

2.給寶寶洗澡或洗頭時, 他表現出很享受的樣子嗎?

3.寶寶睡覺時, 臉上常常洋溢著快樂的表情, 醒來後也表現得很愉快嗎?

4.寶寶吃東西時常常表現出一副很開心的小模樣嗎?

5.寶寶自己一個人玩或者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顯得很開心嗎?

6.見到陌生人時, 寶寶顯得很友善嗎?

7.從幼稚園回來或者出去玩回來, 談起當天發生的有趣事情, 寶寶常常一副興高采烈的模樣嗎?

Advertisiment

8.當小朋友或者別人請求幫助時, 寶寶總是很樂意去做嗎?

根據寶寶的情況真實地回答上述問題, 如果大多數回答“是”, 說明寶寶的情緒本質偏向於正性, 相反, 說明寶寶的情緒本質偏向於負性。

無論情緒偏向為正性還是負性, 爸媽都要在滿足寶寶生理需求的基礎上, 多觀察寶寶, 多和寶寶交流, 以更準確地瞭解他的真實情緒。 不管處在什麼樣的狀況下, 爸媽本身都要保持相對穩定的情緒, 帶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並經常用各種表達情緒的表情來逗引寶寶, 説明他認識情緒和恰當地表達情緒。

當寶寶情緒偏向為負性時, 爸媽尤其不要被寶寶酷酷的外表所蒙蔽, 輕易地斷定他情緒“惡劣”, 而要更加細心地觀察寶寶,

Advertisiment
確認他真實的情緒, 並根據他的情況給予更多的關注, 幫助他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

應對情緒波動期的策略

1.冷靜應對

當成人處在生理低谷期的時候, 尚且會莫名其妙地大發脾氣, 或者變得異常憂鬱, 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何況年幼的寶寶呢?他也有情緒低谷期, 加上本來自控能力就比較差, 因此, 他的這種反應就會更加強烈些。 爸媽一定要冷靜而寬容地面對這匹“狂野的小馬”, 尤其不要硬碰硬地跟寶寶對抗。 硬碰硬地對抗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讓雙方都進入令人難堪的尷尬境地。

2.以毒攻毒

當寶寶無端地哭鬧, 怎麼哄都無法生效的時候, 爸媽不妨一反常態, 也跟著大聲地“哭”起來。 爸媽的“哭”聲會讓寶寶覺得十分好奇,

Advertisiment
他的注意力立刻就會轉移到爸媽非正常狀態的表現上來。 一旦寶寶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 爸媽就可以互相配合, 通過表演把正確的表達情緒的方式展示出來。 看了爸媽的表演, 寶寶就會很自然地將爸媽的做法內化成他自己的行為方式, 並且在以後處理同類事情的時候, 他也就明白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應對了。

3.以柔克鋼

當寶寶處於情緒波動期無法自控的時候, 爸媽可以緊緊地將他抱在懷裡, 一邊輕輕地搖晃寶寶, 一邊幫助他表達自己的惡劣情緒:“你很生氣, 你很想咬人、打人, 不過這樣會把人咬傷, 把人打痛的。 ”如果寶寶的情緒波動太大, 爸媽也可以只是將他緊緊地抱在懷裡, 溫柔地搖晃他,這種搖晃的動作可以很快就幫助他冷靜下來。

4.冷處理

有的時候,寶寶就是想要發洩一下,發洩完,他可能就莫名其妙地好轉了。如果任何安撫的招術都不管用,那就冷處理,讓他發洩一通,等待他自己冷靜下來。

5.防患於未然

寶寶進入情緒波動期總是會有某些誘因,如果能去除這些誘因,就可以防患於未然,讓寶寶的壞情緒提前被化解。爸媽可以嘗試以下的策略:

* 平時注意觀察寶寶,把握他的習慣性傾向,並根據他的特點給他安排作息時間,幫助他建立相對穩定而有秩序的生活程式,這會説明他瞭解下一步的行為趨向,有助於他穩定情緒。

* 和寶寶交流時,爸媽要注意自身的態度,儘量溫和地對待寶寶,少使用那些可能導致衝突的語言,以免導致寶寶逆反,挑起他的對抗情緒。比如,爸媽想要寶寶去洗手,最好不要命令式喝斥他:“快洗手去,馬上吃飯了!”而可以換一種他更樂於接受的方式,比如以輕鬆幽默的口氣對他說:“好吃的準備好了,洗手去嘍!再不洗手只能吃空氣了哦!”

* 當爸媽試圖讓寶寶去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最好給他一個心理準備的時間。比如提前告訴他,再過5分鐘,我們就要收拾好玩具吃飯了。這樣處理,他的心理上就會比較容易接受爸媽的要求,不至於因為不適應而跟爸媽對抗。

* 順著寶寶的意思拐個彎進行疏導,給他一個緩衝的機會,他就會更加樂於去接受爸媽的建議。比如,你想要他現在去洗澡,可是他正玩玩具玩得來勁,如果爸媽硬來,他自然聽不進去你想要他去洗澡的建議,甚至可能會引發一場持久的對抗戰。如果爸媽順著他來捋一下:“你的小車真好玩?連我都想玩了。你的小車能幹很多他可以帶著小鴨子旅行吧?現在小鴨子想洗澡了,讓你的小車把它運過去洗澡吧。”

溫柔地搖晃他,這種搖晃的動作可以很快就幫助他冷靜下來。

4.冷處理

有的時候,寶寶就是想要發洩一下,發洩完,他可能就莫名其妙地好轉了。如果任何安撫的招術都不管用,那就冷處理,讓他發洩一通,等待他自己冷靜下來。

5.防患於未然

寶寶進入情緒波動期總是會有某些誘因,如果能去除這些誘因,就可以防患於未然,讓寶寶的壞情緒提前被化解。爸媽可以嘗試以下的策略:

* 平時注意觀察寶寶,把握他的習慣性傾向,並根據他的特點給他安排作息時間,幫助他建立相對穩定而有秩序的生活程式,這會説明他瞭解下一步的行為趨向,有助於他穩定情緒。

* 和寶寶交流時,爸媽要注意自身的態度,儘量溫和地對待寶寶,少使用那些可能導致衝突的語言,以免導致寶寶逆反,挑起他的對抗情緒。比如,爸媽想要寶寶去洗手,最好不要命令式喝斥他:“快洗手去,馬上吃飯了!”而可以換一種他更樂於接受的方式,比如以輕鬆幽默的口氣對他說:“好吃的準備好了,洗手去嘍!再不洗手只能吃空氣了哦!”

* 當爸媽試圖讓寶寶去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最好給他一個心理準備的時間。比如提前告訴他,再過5分鐘,我們就要收拾好玩具吃飯了。這樣處理,他的心理上就會比較容易接受爸媽的要求,不至於因為不適應而跟爸媽對抗。

* 順著寶寶的意思拐個彎進行疏導,給他一個緩衝的機會,他就會更加樂於去接受爸媽的建議。比如,你想要他現在去洗澡,可是他正玩玩具玩得來勁,如果爸媽硬來,他自然聽不進去你想要他去洗澡的建議,甚至可能會引發一場持久的對抗戰。如果爸媽順著他來捋一下:“你的小車真好玩?連我都想玩了。你的小車能幹很多他可以帶著小鴨子旅行吧?現在小鴨子想洗澡了,讓你的小車把它運過去洗澡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