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寶寶也有氣質

不會說話的寶寶.可是個靈敏的情感接收器, 你生氣, 他也難過;你高興, 他也快樂。 所以, 作父母的要記著營造一份快樂的心情。
女兒才幾個月大。 就是出了名的“笑星”——特別愛笑。 見誰對誰笑。 有時一笑還帶出一串口水。 帶著寶寶散步時, 常遇到其他寶寶媽, 她們見了, 就來討教:“你們寶寶真好呀!看到人就笑, 不像我們寶寶, 見人就哭, 你是怎么帶的?”其實, 這不是我這個博士媽的功勞, 而是寶寶的氣質使然。
寶寶也有氣質?人們一定很奇怪。 確實, 過去很少談論寶寶的氣質但目前的研究已深人到對半歲內的寶寶進行氣質分類。
Advertisiment
心理學家根據寶寶的氣質, 將其分成“平靜型”、“難養型”和“逐漸活躍型”三類。 平靜型寶寶情緒好, 睡眠和飲食都很有規律, 易適應環境。 難養型寶寶常大驚小怪, 吃、睡沒有規律。 害怕陌生的環境和人對微小刺激反應強烈。 逐漸活躍型寶寶剛開始時對新環境有退縮或消極反應, 但隨著經驗的增加, 反應會逐漸積極。 調查發現。 三類寶寶的比例分別為 75%、1o%和 15%。 心理學家認為, 寶寶的發展與父母對寶寶的照顧密切相關, 父母應該特別耐心地對待那些難養型寶寶, 以幫助他們順利發展。
我很早就開始觀察女兒的氣質類型發現女兒是較典型的平靜型, 其特點是活潑好動。 反應靈活好交際。 興奮過程很快, 但抑制興奮的過程較慢。
Advertisiment
只要有很輕微的刺激, 她都會馬上激動起來。 但讓她重新安靜下來。 則需較長時間。 我最怕的是晚上來客人, 好家伙。 不管是誰的容人, 才幾個月大的女兒都會“一視同仁”地當作自己的客人, “張牙舞爪“地熱情待客, 又哭又鬧地相送——一舍不得人家走呀!所以, 晚上睡覺前, 我們盡量減少讓她興奮的刺激源, 以保證她能按時安靜入睡。
根據女兒的氣質特點, 在游戲、玩耍時。 幾乎不需要“預熱“過程 她能馬上投人。 但要停止時則需要花一些時間, 弄不好會慈來她的大哭。 我采取的是“余音裊裊法” ;先告訴她準備不玩了但再讓她玩幾分鐘, 然后停止, 這樣她哭鬧的次數大大減少。
由于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Advertisiment
所以, 父母要通過仔細的觀察來了解寶寶的氣質類型, 比如寶寶哭起來是不是很難哄?對事物的反應速度怎樣?注意力能集中多久?對不熟悉的人、事物如何表現?跌倒、碰傷時表現如何?睡眠和吃飯是否有規律等。
父母在了解了寶寶的氣質后, 就應該采取”雙向原則“。 一方面, 父母有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另一方面, 寶寶的反應又決定父母采取的方式。 比如, 女兒很小時就經常要求大人陪她一起玩, 調用一切手段進行人際“溝通”:有時會哭, 有時用笑, 還有一次, 8個月大的她竟然從床上爬起用頭頂我的腰, 希望正在看書的我陪她做游戲。 所以, 我就經常跟她說話.游戲, 帶她出去和別人接觸。
如同寶寶沒有辦法挑選自己的父母一樣,
Advertisiment
父母也沒有辦法挑選自己的孩子。 所以, 不管寶寶是愛哭愛鬧的難養型, 還是文文靜靜的平靜型, 父母都要學會真心地接受他們。 也正是在這個接受過程中。 父母開始學習了解自己的寶寶.從而有針對性地制訂教養措施。 這也是為什么別人的育兒經驗不一定適合你的寶寶, 因為每個寶寶的氣質可能不一樣。
僅僅了解寶寶的氣質還不夠, 還要真心地接受寶寶的氣質。 氣質無好壞之分, 父母大可不必因寶寶的氣質而自慚形穢或沾沾自喜。 因為任何一種氣質都有其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令人欣慰的是, 氣質雖有較多先天的成分, 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尤其是寶寶的氣質會受到后天社會、教育環境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從一定意義上說, 寶寶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形成、發展和改造著自己的氣質, 在此, 父母要做個善解人意的引導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