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低燒原因及護理策略

提起寶寶發燒, 爸爸媽媽想到的通常是發高燒, 其實低燒現象也很常見。 體溫高於37.5℃但低於38.5℃稱為低燒。 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良好, 不影響喝奶、玩耍, 可以不用採取藥物治療。 如果寶寶出現精神萎靡、不想喝奶, 甚至咳嗽等症狀時, 就要到醫院檢查並對症治療了。 爸爸媽媽要仔細辨別寶寶的狀況, 以免延誤治療, 造成危害。

寶寶低燒的原因

1.體質原因。 寶寶自身代謝快, 體溫波動在1℃以內都算正常。 因此, 只要寶寶的體溫不是長期維持在37.5℃以上, 爸爸媽媽就不必太糾結。

2.天氣原因。 天氣炎熱時, 如果寶寶的水分補充不足、出汗少,

Advertisiment
就容易導致體溫升高。 及時補水後, 寶寶的體溫一般會恢復正常。

3.飲食因素。 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的現象後, 很可能發生低燒、厭食、嘔吐等症狀。 這個時候, 爸爸媽媽需要做飲食調整或用物理降溫的辦法來退燒。

4.疾病因素。 寶寶患病後如果沒有徹底治好, 會出現病情反復, 寶寶調節體溫的機能難以完全恢復, 容易導致低熱持續不退。

寶寶低燒護理策略

寶寶低燒不建議用藥。 一般在體溫達到38.5℃以上時, 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藥。 那麼寶寶發低燒時, 爸爸媽媽該如何處理呢?可以使用以下物理降溫的辦法退燒:

1.冷毛巾敷前額。 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濕, 重新敷用。 用冷水袋或冰袋敷, 效果較用冷毛巾敷要好。

2.溫水拭浴或泡澡。

Advertisiment
將寶寶衣物解開, 用溫水(37℃左右)搓揉寶寶全身或泡澡, 這樣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 將體熱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 也會吸收體熱。 每次泡澡的時間在10-15分鐘為宜。

3.適當增減衣物。 如果寶寶手腳冰涼, 則表示寶寶的體溫有可能快速上升, 需要加衣服將寶寶的手腳捂熱;如果寶寶的四肢溫熱且全身出汗, 則表示需要散熱, 可以給寶寶少穿點衣物。

4.給寶寶多喝水。 喝水可以增加寶寶排尿, 有利於體溫下降, 而且寶寶發燒時出汗會增加, 喝水可以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

5.酒精擦浴。 往往在兒童高溫時才採用, 低燒一般不建議酒精擦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