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佝僂病有哪些症狀

寶寶佝僂病有哪些症狀

1. 營養性佝僂病的表現

佝僂病的早期表現為好哭、睡眠不安、多汗(盜汗)、夜驚。 由於汗多, 頭經常在枕頭上蹭來蹭去, 形成所謂禿枕(後枕部頭髮脫落呈半環狀)。 嚴重者會出現骨骼及肌肉改變, 如囟門大, 推遲閉合、乒乓球樣顱骨軟化、顱縫增寬, 可出現方顱、肋串珠、雞胸、脊柱後凸、佝僂病手鐲及出牙晚。 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引起佝僂病的原因主要是維生素D 缺乏及鈣攝入量不足。 佝僂病的寶寶常伴有貧血, 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2.寶寶睡著時出汗是否就是“缺鈣”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睡覺後出很多汗,

Advertisiment
擔心寶寶是否“缺鈣”。 其實, 寶寶睡著後出汗多, 大都是屬於正常現象。 這是因為:(1)嬰兒生長發育快, 新陳代謝旺盛, 產熱較多, 而且皮膚含水量較大, 皮膚微血管分佈較多, 所以睡著後容易出汗。 (2)入睡前家長習慣給寶寶喝一瓶奶水, 或者蓋的被子較厚, 居室溫度過高等因素, 也會使睡後出汗。 (3)嬰兒時期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 調節能力差, 剛剛入睡或將要睡醒時正處於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興奮交替狀態, 此時交感神經會出現一時性的興奮狀態, 而引起出汗。

如尿素、有機酸等。 所以睡眠出汗對機體是有利的, 家長不必擔心。 “缺鈣”的寶寶不僅僅愛出汗, 還伴有其他異常表現, 如煩躁不安、睡後突然驚醒,

Advertisiment
並且伴有骨骼的改變, 如顱骨軟化、肋骨外翻、前囟大、方顱等。

3. 如何預防寶寶佝僂病的發生

最好進行母奶餵養, 雖然母奶中鈣、磷含量較低, 但比例合適, 易於寶寶吸收。

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寶寶多進行戶外活動, 多曬太陽, 太陽的紫外線促使人體皮膚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3, 有利於促進攝入鈣的吸收。

這些骨骼的改變都是因為骨脫鈣、軟化而形成, 即使血鈣正常、佝僂病症狀消失, 佝僂病所致骨骼畸變依然存在。 適時補充維生素D, 一般在生後15 ~ 20 天開始補充, 每日400 ~ 600 國際單位。 未成熟兒、雙胞胎劑量稍大, 每天服用劑量需醫生指導。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種類型?

    你好,小兒佝僂病有很多種類型,不知孩子是何種原因引起的,一般治療方法予口服維生素D丸,多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等,但也有患兒有維生素D吸收障礙,需要對應治療才好;佝僂病治療不好對孩子影響很大,多表現為骨... [詳細答案]

  • 3回答

    佝僂病有哪些症狀呢?如何預防?

    你好,佝僂病是在嬰兒期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 常見症狀為夜驚、睡眠不安、多汗,易煩躁。病情較嚴重,生長發育也受影響。佝僂病因缺乏維生素D所致,應口服或注...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孩佝僂病有哪些症狀?

    你小孩的症狀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佝僂病的臨床表現:可以觀察小嬰兒有無易驚嚇,睡覺搖頭,枕部脫髮等早期症狀。建議帶孩子到醫院驗血,檢測血鈣磷濃度有無異常。 [詳細答案]

  • 1回答

    佝僂病有哪些表現?

    建議在孩子生後3個月去兒童保健科看看,平時在家也可以做自我評估。各期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下:初期:多見於6個月,特別是<3個月的嬰兒。易驚、睡覺搖頭,枕部頭髮脫。此期常無骨骼病變,X線骨片可正常、或鈣化... [詳細答案]

  • 1回答

    可能會引起佝僂病有哪些?

    還要與其他病因所致的佝僂病鑒別:家族性低磷血症、遠端腎小管酸中毒、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腎性佝僂病、肝性佝僂病等。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