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便便不成型,總是稀便要不要緊?

在平時的交流中, 媽媽們對於寶寶的便便是各種擔心, 幹要擔心, 糊狀不成形也要擔心, 稀便幾次更是讓媽媽們懷疑各種, 著涼還是病毒什麼。

對於純母乳期的寶寶, 只要便便不是水樣的, 且每天排便次數不是非常多的, 一般都不用過分擔心。

因為母乳含有豐富的低聚糖(可溶性纖維素), 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讓母乳具有"輕瀉"作用, 所以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常常比奶粉寶寶的便便偏稀。 另外, 母乳中還含有乳糖, 當腸道受到任何原因的侵擾時, 會致使小腸黏膜上的乳糖酶減少, 出現乳糖不耐受現象(脹氣、稀水便)。

Advertisiment

此外, 4-6個月內嬰兒常存在腸絞痛現象, 也會出現脹氣和稀便。

當然, 對於寶寶每天稀便次數過多, 或者持續時間較長。 另在輔食添加後稀便中水的比例明顯較大的情況, 媽媽們可以對寶寶的大寶做便常規+潛血+輪狀病毒抗原檢測。

檢查結果若為陰性, 可考慮腸絞痛、乳糖不耐受等非感染因素所致。 不用給孩子服抗生素。 否則, 會引起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若便常規中發現大量紅細胞, 且便潛血陽性, 排除肛裂的前提下懷疑過敏。

若大便中有很多白、紅細胞, 才可考慮腸道感染。

另對於寶寶大便何時成型, 小編只能說這要考慮到寶寶消化道的實際情況以及當下的飲食習慣問題。 即使像小編家二寶(17個月), 或者大寶,

Advertisiment
也會因為飲食的關係出現大便糊狀, 不成形的情況。 例如多食用了胡蘿蔔等, 便便常成糊狀, 且每天次數可能會增加1-2次。

總原則, 寶寶便便每天次數不是過分多(10幾次), 便中水的成分不是特別多都做進一步觀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