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不要緊 專家來支招

寶寶便秘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兒, 一些小寶寶在大便下不來的時候往往會嚎哭, 這讓不少媽媽非常的擔心。 那麼,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便秘的症狀呢, 又有哪些對策和方法可以治療便秘呢?

寶寶排泄是種生理反射, 與大腦無關。 嬰幼兒有時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正常排出大便, 即為便秘。 便秘根據發生時間的長短為分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便秘患兒可口服輕瀉劑或應用開塞露1-2次;慢性的則常常需要進行行為干預, 包括飲食矯正法和建議排便的條件反射。

1、飲食矯正法

根據小兒年齡和哺喂方式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法。

Advertisiment
人乳哺喂的嬰兒應鼓勵繼續哺乳, 為了增加腸內發醇過程使大便變軟, 可給小兒吃加糖的番茄汁、桔子汁、菜汁等;也可把蜂蜜加在溫水中, 每天喝60-90毫升。 人工餵養的嬰兒, 由於牛乳中酪蛋白和鈣都比母乳多, 所以容易引起便秘, 因此用增加碳水化合物如糖米粉等增加小兒腸內發酵過程。 例如牛乳中糖的濃度可增加至8%, 即100毫升奶中加糖8克;也可喂蜂蜜和加糖的桔子汁、番茄汁等以刺激腸的蠕動。 如果上述方法無仍無效, 則可將牛乳量酌情減少, 增加輔助食品如米粉、麥粉等。 對已經吃輔助食品的嬰幼兒, 如出現便秘時可加用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如菜泥、水果及粥類食品。 較大的幼兒則可吃粗穀食品或紅薯。
Advertisiment

2、訓練孩子排便的條件反射

對於便秘的嬰幼兒應當重新訓練腸道在正常習慣下的反應能力。 具體的方法是:于早飯後給小兒灌腸, 然後讓小兒立即坐在便盆上, 如果小兒沒有馬上排出大便, 也應當讓坐10分鐘, 連續7天后, 隔天灌腸一次, 再過7天后停止灌腸。 也可用一些輕瀉劑(在醫生的指導下), 直至便秘緩解後停止使用。 這樣均能建立排便的條件反射從而便秘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此外, 最好讓那些較大的幼兒多參加些體育活動, 特別是可以增加腹肌的鍛煉, 以增強肌力, 這樣也有助於排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