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先天性心臟病怎麼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是什麼?怎麼分類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 輕者無症狀, 查體時發現, 重者可有活動後呼吸困難、紫紺、暈厥等, 年長兒可有生長發育遲緩。 症狀有無與表現還與疾病類型和有無併發症有關。 根據血液動力學結合病理生理變化, 可發為三類: 一、無分流類。 二、左至右分流類。 三、右至左分流類。

主要根據血流動力學變化將先天性心臟病分為三組。


寶寶先天性心臟病怎麼治療

(1)無分流型(無青紫型)即心臟左右兩側或動靜脈之間無異常通路和分流, 不產生紫紺。 包括主動脈縮窄、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以及單純性肺動脈擴張、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

Advertisiment

(2)左向右分流組(潛伏青紫型)此型有心臟左右兩側血流迴圈途徑之間異常的通道。 早期由於心臟左半側體循環的壓力大於右半側肺循環壓力, 所以平時血流從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現青紫。 當啼哭、屏氣或任何病理情況, 致使肺動脈或右心室壓力增高, 並超過左心壓力時, 先天性心臟病(5張)則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現暫時性青紫。 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主肺動脈隔缺損, 以及主動脈竇動脈瘤破入右心或肺動脈等。

(3)右向左分流組(青紫型)該組所包括的畸形也構成了左右兩側心血管腔內的異常交通。 右側心血管腔內的靜脈血,

Advertisiment
通過異常交通分流入左側心血管腔, 大量靜脈血注入體循環, 故可出現持續性青紫。 如法洛四聯症、法洛三聯症、右心室雙出口和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永存動脈乾等。

先天性心臟病預防

先心病主要分為兩大類:紫紺型及非紫紺型。 紫紺型即出生後嬰兒口周及四周末梢出現青紫, 尤以哭鬧時明顯;非紫紺型嬰兒早期無症狀, 往往在查體時發現心臟雜音, 經超聲波檢查後確診。

為了儘早發現異常, 年輕父母應注意以下情況:

如果新生兒出生時體重較輕, 早產、臨產時有過窒息, 經搶救後發現面色青紫或有心臟雜音, 應考慮有先心病的可能。

觀察嬰兒出生後皮膚是否持續紫紺;孩子是否反復出現神志不清的情況;是否經常感冒,

Advertisiment
呼吸道、支氣管、肺部有無反復感染;餵奶是否困難;平時呼吸是否急促;是否發育遲緩、消瘦、多汗。

寶寶先天性心臟病怎麼治療

嚴重的先心病患兒在吃奶、進食、啼哭或排便時, 常有發作性缺氧、呼吸困難、青紫加重, 甚至出現抽風而失去知覺, 嚴重的患兒可發生突然死亡, 這種情況往往出現於出生後三四個月。

患兒稍稍長大一些後, 學爬行及端坐的時間比正常孩子晚, 獨立站立的時間也短, 睡眠時喜歡側臥位, 同時胳膊和腿都彎曲著, 像一隻“大蝦”;等年齡再大一些的時候, 在跑、跳或遊戲時, 體力明顯不如同齡兒童;有的患兒活動一會感到疲勞後, 喜歡下蹲片刻再起來活動, 而活動一段時間後又得蹲下來休息,

Advertisiment
醫學上稱之為“蹲踞現象”, 這種姿勢可以增加肺活量, 有利於減輕心臟負擔, 改善缺氧狀況;有的青紫型先心病患兒出生時並無青紫, 長大後才逐漸出現, 同時手指和腳趾的末端增粗呈鼓槌狀, 稱為“杵狀指”。

先天性心臟病如何治療

不論是何種表現, 一旦出現異常, 都應該去醫院接受詳細檢查, 包括胸部X線攝片、心電圖、超聲波心動圖等輔助檢查, 這樣才能做出明確的診斷。 一般情況下, 患有嚴重先心病的小兒在嬰兒期(1歲以內)就可表現出症狀, 如果到了3歲還未表現出什麼症狀, 那麼即使有先心病, 也是輕微的。 心臟手術既有危險也有很大的希望, 至於是否做手術、何時做, 請家長一定聽從醫生的建議。 有條件的話應該到專業的心臟病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Advertisiment


寶寶先天性心臟病怎麼治療

一般取決於畸形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適合手術矯正者的手術時機及術前心功能狀況, 有無合併症而定。 無分流類或者左到右分流類, 輕者無症狀、心電圖和X線無異常者, 以及中, 重度均可通過手術矯正, 預後較佳, 若已產生嚴重肺動脈高壓雙向分流則預後較差, 右至左分流或複合畸形者, 病情較重者, 應爭取早日手術。 輕者可選擇手術時機, 以10歲左右為佳。

先天性心臟血管病中室間隔缺損, 動脈導管未閉和法樂氏四聯症較易併發感染性心內膜炎, 影響預後, 需注意防治。

手術最佳最佳治療時間取決於多種因素, 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複雜程度、患兒的年齡及體重、全身發育及營養狀態等。 一般簡單先天性心臟,建議1--5歲,因為年齡過小,體重偏低,全身發育及營養狀態較差,會增加手術風險;年齡過大,心臟會代償性增大,有的甚至會出現肺動脈壓力增高,同樣會增加手術難度,術後恢復時間也較長。對於合併肺動脈高壓、先天畸形嚴重且影響生長發育、畸形威脅患兒生命、複雜畸形需分期手術者手術越早越好,不受年齡限制。

一般簡單先天性心臟,建議1--5歲,因為年齡過小,體重偏低,全身發育及營養狀態較差,會增加手術風險;年齡過大,心臟會代償性增大,有的甚至會出現肺動脈壓力增高,同樣會增加手術難度,術後恢復時間也較長。對於合併肺動脈高壓、先天畸形嚴重且影響生長發育、畸形威脅患兒生命、複雜畸形需分期手術者手術越早越好,不受年齡限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