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怎樣克服恐懼心理呢?很多人覺得幼兒的恐懼心理會隨著成長而消退,
但是人們一看到平時驕氣十足的4歲孩子竟然還害怕好些東西,
不禁覺得莫名其妙。
的確,
與小學生或中學生比起來,
幼兒是膽小多了,
但是從幼兒期到小學低年級的階段,
這種恐懼程度不一定會減少。
根據專家的解釋,
這段時期害怕的物件會有所變化,
但恐懼感卻未曾消失過。
根據一位元學者的調查,
2~3歲的幼兒會害怕巨大的、聽不懂的、陌生人的聲音和陌生場合,
有時也會對疼痛或從高處摔下感到恐懼.但到了四五歲時,
Advertisiment
有些事, 明白其中的道理後幼兒就不再害怕, 有些事太瞭解了反而害怕, 再加上他們想像力豐富, 對於不瞭解的事會反復地幻想而增加恐懼感。 但對幼兒的這些反應, 大人通常會毫不留情地批評他說“真沒用”、“膽小鬼”, 而不去考慮該以怎樣的態度和方法來處理。
1.嚇唬的害處
“再這麼不聽話就讓你一個人留在這裡”、“再頑皮就把你關到黑漆漆的房裡, 讓巫婆出來吃掉你這不聽話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在4歲幼兒的眼中, 這些都是恐懼的物件, 父母可以以此嚇唬孩子, 讓他們聽話, 但無法讓孩子養成正確判斷事物的能力。
常被嚇唬的孩子, 即使長大懂事了也不能擺脫恐懼感, 這是因為對他而言, 某種體驗與恐懼感已經密不可分了。
許多專家鄭重指出:“教養子女的方法中, 沒有比嚇唬更危險和野蠻的了。 ”
2.恐懼的感染
時常抱怨“我家孩子真膽小”的母親, 本身往往也非常膽小。 在幼兒眼中, 父母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人, 如果連最值得信賴的父母都表現出恐懼, 您又如何要求孩子不恐懼呢?恐懼是一種傳染性相當強的情緒, 如果母親說“我的害怕是母親遺傳的,
Advertisiment
3.不要為他貼標籤
“真膽小”、“怎麼那麼沒用”、“勇敢一點”, 這些自以為是激勵孩子的話, 其實常會起到反作用;因為經常被這麼說, 他們便漸漸相信自己是真的膽小。 相反, 如果用“你是個堅強的孩子, 不要害怕”來鼓勵小孩, 是否有效呢?很遺憾, 這種方法也沒什麼效果;因為被這麼一鼓勵, 孩子只好勉強自己表面上不要害怕, 心裡反而緊張不能自已, 到最後, 害怕也不敢訴苦, 只得借助其他方法來發洩。
4.避免恐懼的對策
那麼, 怎樣做才好呢?筆者認為恐懼是成長的一種過程而非病態, 讓它自然演變是最好的方法。
另一方面, 父母應對兒童解釋清楚, 讓孩子明白事情的真相也是避免因誤解而產生恐懼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