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幫助寶寶抗擊疾病的防禦機制, 需要穩定在一定的水準才具備與疾病戰鬥的能力。 然而, 寶寶的免疫力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 使它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很多媽媽為了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總是做出這樣那樣的舉動, 例如時常給寶寶洗手, 讓寶寶吃一點抗生素, 避免寶寶參與到人群中等。 事實上, 這些看似在保護寶寶的舉動實際上會打擊寶寶的免疫力, 寶寶會因此更容易生病。 究竟哪些行為會降低寶寶免疫力呢?一起來看看吧!
1、濫用抗生素
不該使用抗生素時使用、選擇抗生素種類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不正確,
Advertisiment
濫用抗生素首先會殺滅體內的有益菌, 這些有益菌的存在能抑制致病菌的繁殖, 從而起到防病作用。 如果有益菌被大量殺滅, 身體的防禦功能就會下降。
免疫力是人體在與疾病鬥爭中鍛煉和提高的, 濫用抗生素就等於剝奪了提高免疫力的機會;同時, 致病菌卻得到了鍛煉, 導致細菌耐藥, 最終陷入抗生素越用越多、越用越高級的惡性循環中。
2、過於乾淨
講究衛生是必要的, 但要把握好度, 不必過於乾淨, 否則寶寶接觸微生物的機會太少了, 不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 寶寶反而容易生病。
家裡的環境只需要乾淨, 不必做到一塵不染, 更不用樣樣物品消毒。
Advertisiment
寶寶適當接觸泥土、灰塵並不是壞事, 媽媽只要保證寶寶玩過泥巴後好好洗手, 不用小髒手抓東西吃就可以了。
撫摸身體健康的寵物、和寵物一起玩耍對寶寶來說都沒問題, 媽媽不用禁止, 但要注意提醒寶寶不要親吻寵物。
3、睡眠不良
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也是保持正常免疫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科學研究證實, 睡眠不好的寶寶更容易生病;生病後求助於睡眠可以促進身體的恢復。
寶寶的睡眠時間需要有保證, 雖然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長短會有不同, 但大多數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新生寶寶每天大約睡16-20小時;1-3個月寶寶每天16小時左右;4-12個月寶寶14-15小時;1-3歲寶寶12-13小時。
4、運動不足或過度
適當運動能提高寶寶體內免疫細胞的活力,
Advertisiment
寶寶的運動要根據年齡不同靈活安排。 不會走路的小寶寶可以通過揮舞手臂、蹬腿、抬頭、翻身、爬等方式鍛煉身體。 會走、會跑的大寶寶運動項目就更多了, 媽媽可以按照寶寶的興趣帶著他在玩兒中鍛煉。
應該每天安排一定的運動量, 天氣好時最好去戶外運動。 運動後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 吃飯、睡覺都很正常, 說明運動量合適;如果寶寶非常疲憊, 沒精神, 食欲、睡眠不好, 說明運動量過大。 有時寶寶玩兒瘋了會不知道累, 而身體可能已經吃不消了, 此時媽媽要提醒寶寶休息一會兒, 喝點兒水、吃點兒東西。
Advertisiment
5、營養不足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組成的, 寶寶免疫系統的形成需要營養物質做基礎, 營養不足勢必導致免疫力低下, 免疫功能降低。
母乳是6個月以下寶寶的最佳食品, 其中含有各種寶寶需要的營養素和多種免疫細胞和抗體, 幫助寶寶免受疾病的侵襲。 因此, 純母乳餵養應該滿6個月。 此後雖然添加了輔食, 但仍應堅持母乳餵養至少到寶寶1歲。
對於添加了輔食的寶寶, 最重要的是均衡營養, 食物要多樣化, 防止養成挑食、偏食的壞習慣。
6、情緒緊張壓力大
免疫力與人的情緒關係密切, 緊張、焦慮、失落等消極情緒會導致寶寶的免疫力下降, 而快樂、愉悅、放鬆的情緒可以讓免疫力保持最佳狀態。
Advertisiment
寶寶感知家人情緒變化的能力可能超過父母的想像, 家庭和睦、被愛包圍的寶寶情緒會很穩定, 健康狀況往往很好;如果家人之間關係緊張, 寶寶也會常常焦慮不安, 容易生病。
在成長的過程中, 讓寶寶開心、快樂是最重要的, 不要給他太多的壓力。
寶寶免疫力下降怎麼辦 吃對比吃好重要
吃「對」比吃好更重要
所謂最好, 或者是所費不貲的, 不見得就是最適合寶寶的, 也不一定是發育所需要的, 特別是在食物與營養這件事情上, 讓寶寶吃「對」比吃好更重要。
蛋白質不可少
蛋白質不僅是身體細胞形成的重要成份, 更是製造白血球與抗體不能缺少的元素。 寶寶的身體當中如果有足夠的蛋白質, 等同于有豐沛的免疫原料, 可以築起牢固的免疫系統,自然能減少生病的機率。
補充水份超重要
水是我們體內主要的運輸者,氧氣、養分、廢棄物,通通需要藉由它來輸送,除此之外,多項生理機能之運作,也需要水來扮演關鍵角色,例如消化吸收所需的消化液、內臟或關節活動需要的潤滑液,甚至是基本的體溫調節等。這也是為什麼寶寶必須要攝取足量的水份,因為身體得仰賴水份來進行新陳代謝,代謝順暢了,免疫力自然提升。
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
人體70%的淋巴組織位於腸道之中,因此腸道健康與否,和免疫力有著極大的關連。況且,吃得再多再好再營養,如果沒有健康的腸道來吸收,免疫力恐怕也很難獲得顯著提升,而新鮮蔬果所富含的膳食纖維,除了可以預防、改善寶寶的便秘問題之外,還可以讓腸道因為暢通而增加吸收力,是讓寶寶獲得好營養的根本之道。
四大維生素~ABCE
絕大多數的維生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包括人人都很需要的A、B群、C、E四大維生素,但只要透過均衡飲食,要攝取到這些營養素並不難。維生素A、B群、C、E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各自能肩負起多項責任,維護身體健康,光就免疫力這一點來說,維生素A能提升免疫細胞的活力,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維生素C、E不僅擁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還可以增加白血球吞噬細菌的能力、增強免疫細胞的作用;至於維生素B群,則能幫助抗體生成並維持淋巴球的數量。下回為寶寶挑選食材時,可以多多留心哪些食材含有這些營養素。
微量元素加鎂鈣
寶寶體內有許多和免疫機能相關的酵素,需要微量元素來製造組合,因此,雖然身體對它們的需要量並不多,可是一旦不足或缺乏,免疫系統是會出狀況的。這些微量元素主要是鐵、鋅、銅、硒,有了它們來活化免疫機能,再搭配鈣與鎂,進一步強化免疫細胞的作用,寶寶的免疫系統便能加倍周全。
可以築起牢固的免疫系統,自然能減少生病的機率。
補充水份超重要
水是我們體內主要的運輸者,氧氣、養分、廢棄物,通通需要藉由它來輸送,除此之外,多項生理機能之運作,也需要水來扮演關鍵角色,例如消化吸收所需的消化液、內臟或關節活動需要的潤滑液,甚至是基本的體溫調節等。這也是為什麼寶寶必須要攝取足量的水份,因為身體得仰賴水份來進行新陳代謝,代謝順暢了,免疫力自然提升。
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
人體70%的淋巴組織位於腸道之中,因此腸道健康與否,和免疫力有著極大的關連。況且,吃得再多再好再營養,如果沒有健康的腸道來吸收,免疫力恐怕也很難獲得顯著提升,而新鮮蔬果所富含的膳食纖維,除了可以預防、改善寶寶的便秘問題之外,還可以讓腸道因為暢通而增加吸收力,是讓寶寶獲得好營養的根本之道。
四大維生素~ABCE
絕大多數的維生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包括人人都很需要的A、B群、C、E四大維生素,但只要透過均衡飲食,要攝取到這些營養素並不難。維生素A、B群、C、E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各自能肩負起多項責任,維護身體健康,光就免疫力這一點來說,維生素A能提升免疫細胞的活力,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維生素C、E不僅擁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還可以增加白血球吞噬細菌的能力、增強免疫細胞的作用;至於維生素B群,則能幫助抗體生成並維持淋巴球的數量。下回為寶寶挑選食材時,可以多多留心哪些食材含有這些營養素。
微量元素加鎂鈣
寶寶體內有許多和免疫機能相關的酵素,需要微量元素來製造組合,因此,雖然身體對它們的需要量並不多,可是一旦不足或缺乏,免疫系統是會出狀況的。這些微量元素主要是鐵、鋅、銅、硒,有了它們來活化免疫機能,再搭配鈣與鎂,進一步強化免疫細胞的作用,寶寶的免疫系統便能加倍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