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免疫力低下的三個信號

母乳中有著豐富的增強免疫力的物質, 這些物質附著在寶寶的喉嚨和腸道內, 構築起抵禦細菌的屏障。 建議在添加輔食的同時, 繼續喂母乳直至一歲。

寶寶的健康生長離不開維生素和礦物質, 應及時為寶寶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飲食, 比如牛奶補鈣, 雞肝補鐵, 瘦肉補鋅, 蔬果補維生素C。

幫助寶寶完善免疫力

幫助寶寶完善免疫力

多鍛煉 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增加食欲、幫助休息, 這些都是提高免疫功能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 給寶寶做運動要適當, 強度不能太大, 每天保證有半小時就可以了。

充分休息 每天應保證新生兒睡16~20小時;6~12個月的嬰兒每天應睡14~15小時。

Advertisiment
別讓寶寶太累。

免疫接種 按時接種疫苗能夠刺激寶寶的身體產生抗體, 幫助他抵抗某些危險的傳染病。

寶寶免疫力低下的3個信號

第一種

症狀表現:寶寶每次得病較重, 持續時間也較長;患病為敗血病、惡性腫瘤等;有家族遺傳史。

屬於類型:先天性免疫低下

需要治療否:屬於病態, 需要治療。

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恢復關鍵:醫學上也稱為免疫缺陷, 是由於先天性免疫低下多由基因突變引起, 因此具有遺傳性。 先天性免疫低下的治療, 需要根據病情採用不同的措施, 一般治療較困難, 治療也是長久的。

第二種

症狀表現:寶寶由於感染、藥物、營養不良等, 導致免疫力低下。

Advertisiment

屬於類型:後天繼發性免疫低下

需要治療否:屬於病態, 需要治療。

恢復關鍵:清除可能損害免疫系統的病毒或細菌病灶;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藥物;及時對症治療可能影響到免疫系統的疾病, 如先天性心臟病, 當心臟畸形校正後, 寶寶反復感染的情況就會明顯改善;避免因營養不良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成熟。 去除這些不良因素後, 寶寶的免疫功能大多會逐步恢復。

第三種

症狀表現:主要是上呼吸道, 如感冒等, 而不是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嚴重感染。 經常是由於天氣變化、生活環境改變等日常情況引起的, 通常可自行痊癒。

屬於類型:生理性免疫低下

需要治療否:正常現象, 通常不需要治療。

恢復關鍵:與成人相比,

Advertisiment
孩子更容易感冒, 這就是因為孩子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 生理性免疫低下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必須經歷的, 屬於正常現象。

免疫力低的情況

不宜打防疫針的孩子有哪些

1.接種部位有嚴重皮炎、牛皮癬、濕疹及化膿性皮膚病的兒童, 應在治癒後再注射防疫針。

2.孩子發熱時(體溫超過37.5攝氏度)不宜注射防疫針。 因為發熱可能是流感、麻疹、腦膜炎、肝炎等急性傳染病的早期症狀, 此時注射防疫針會加重病情。

3.患有嚴重心臟病、肝病、腎病、結核病的兒童不宜注射防疫針。

4.患有神經系統疾病, 如癲癇、大腦發育不全等兒童, 也不宜注射防疫針。

5.患有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兒童不宜注射防疫針。

Advertisiment
因為他們體內缺乏製造免疫力的原料, 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不健全。

6.大便每天超過4次的兒童不宜服小兒麻痹糖丸疫苗。 因為腹瀉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出, 使疫苗失去作用。 另外, 腹瀉如果是病毒感染所致還會干擾疫苗發生作用。

小編總結:接種前媽媽應該讓寶寶吃好休息好, 因為饑餓和過度疲勞時接種容易暈針。 另外, 接種疫苗前最好給寶寶洗個澡, 換上乾淨、柔軟的內衣, 以免不乾淨的內衣摩擦針眼部位的皮膚。 一定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接種疫苗, 不要購買後自行接種, 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