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入園要面臨兩大方面的壓力:一方面是開始集體生活, 從家人簇擁的中心, 變成了20多個寶寶的其中之一, 受到的照顧少了, 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 還要學會和別人相處。 另一方面是心理壓力, 寶寶到了陌生的環境, 會有不安全感;跟媽媽分開, 會產生分離焦慮。
因此, 家長在寶寶入園前, 要針對這兩個方面, 提前做準備, 降低孩子的不適應。
1、培養自理能力和與人相處的能力
有的大人對寶貝的培養不夠理性, 以為愛就是替寶貝做事, 就是立刻滿足寶貝的一切要求, 不管是否合理, 結果造成寶貝自理能力弱,
Advertisiment
要幫助寶貝減輕對集體生活的不適應, 其實需要家長早早準備。 兒童需要通過做事發展自身。 替代寶貝做事, 是剝奪寶貝的發展機會。 家長應該在寶貝很小的時候, 就不怕麻煩, 為寶貝創造自己做事的機會, 培養寶貝的生活自理能力。 同時,
Advertisiment
自理能力培養:
吃飯:女兒2歲多的時候, 看到父母吃飯就躍躍欲試。 我索性往小碗里夾點飯菜, 讓她拿著勺子自己吃。 并且, 一次次地示范、糾正不正確的用勺姿勢。 入園時她已基本能獨立吃飯了。
午睡:午睡不好的寶寶為數不少, 有的甚至1分鐘也睡不著, 有的還吃手、咬被子。 午睡困難與早上起床晚有直接關系。 調整好作息時間, 這個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最好是晚上8點半上床、9點之前入睡;早上6點半起床, 中午12點的午睡就不會太困難。 如果晚睡晚起, 只能形成惡性循環,
Advertisiment
大小便:寶寶1歲半左右, 父母就應有意識地訓練他學會說:“我要大便, 我要小便。 ”3歲左右的寶寶應學會自己穿脫褲子。 睡前、醒后、飯后半小時或1小時, 父母應提醒寶寶大小便;同時, 注意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另外, 在家時應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知道哪條毛巾、哪個杯子是自己的, 以免拿錯;會穿脫簡單的衣服、鞋子。 如果寶寶基本掌握了這些技能, 就不會產生自卑、焦慮的心理, 適應新生活的速度會快得多。
與我們小時候的傳統社區環境相比, 目前獨生子女家庭里的寶貝接觸外界的機會不多, 因而對陌生環境適應較慢。 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 寶貝對幼兒園不了解, 自然產生恐懼感。
Advertisiment
與小朋友相處
2、不安全感和分離焦慮
借鑒國外的做法, 我們幼兒園要求家長在寶貝入園前幾天進行陪護, 讓寶貝在安心的情況下對幼兒園進行探索考察, 慢慢熟悉幼兒園, 這樣能夠消除寶貝對幼兒園這個陌生環境的恐懼感。
我們也嘗試過從親子班入手, 讓寶貝一點點熟悉幼兒園環境, 然后再過渡到幼兒園的方法, 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現在有不少幼兒園組織新小朋友參觀, 老師到小朋友家家訪, 集體辦入園前的親子班等等, 都是幫助寶貝了解幼兒園的好辦法。
媽咪可在寶貝入園前多帶寶貝參與這些活動, 通過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