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內心焦慮愛吸手指

常見一些哭鬧的孩子被“聰明”的媽媽的丟個奶嘴, 孩子馬上就變得乖起來;常見一些睡熟的寶寶, 嘴裡含著手指, 帶著微笑在做夢;常見一些幼兒把帶泥灰的手放在口中吮吸。 究竟這樣好不好呢?在嬰兒期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嬰兒吮吸乳☆禁☆頭, 吮吸觸碰到嘴唇周圍的任何東西, 屬於原始的本能反射, 是生理性的吮吸反射。

如:嬰兒會把自己的手放到口內吮吸, 這種行為百分之九十是發育良好的嬰兒, 隨著年齡的增長, 會自然的消失。 在幼兒期年輕父母要注意。 學齡前的幼兒仍有吮吸手指的習慣, 會影響牙齒的生長,

Advertisiment
過多的這種動作會造成牙齒咬合不正, 且傷及下巴肌肉及顎骨, 也易造成細菌感染, 所以吸手指的壞處較多。 另外幼兒吮吸手指常會遭到小朋友的恥笑, 引發他的害羞、焦慮。

理智地尋找原因:

1.孩子的口欲未滿足:孩子吮吸手指是一種重複出現的習慣化行為, 原因是他口唇期的依存欲望未能得到滿足, 因此口唇欲求極為強烈, 並且固定于口唇周圍。 有時三歲以後的孩子在疲勞、睡眠和無聊時也常有一定程度吮吸手指, 這類吮吸手指問題不大, 基本上是正常的現象, 以後會自然地消失, 所以不必過於重視。

2.教育因素不適當:不適當的環境或不良教育方法, 如餵養不當、孤獨、沒有玩具, 都可能使嬰兒以吮吸手指作為自己肚子餓或娛樂自己的一種方式。

Advertisiment
此時若受到大人有意無意的鼓勵, 則會強化這種吮吸行為。

3.父母過多的指責:孩子若是經常無法控制自己, 那是因為他需要父母耐心的説明。 如果父母説明的方式是大聲吼叫、謾駡;如:“洋洋, 再不把手指拿出來我就打你了!”這可能是最差的處理了。 大人是否想過如此的斥責, 孩子除了害怕之外, 他還能獲得什麼訊息呢?

4.孩子心理焦慮 :孩子會有什麼焦慮?他有什麼事好煩的, 真是天大的笑話。 很多父母都會有如此忽視小孩子心中感覺的想法。 可惜的是, 父母想錯了, 孩子小小心靈裡所藏的事可是出奇的多:他們會擔心父母不再愛他了;會害怕自己一個人在家;會傷心心愛的玩具丟失了。

Advertisiment
他們有時也能精明地從父母臉上嗅出家中的緊張氣氛, 如家中經濟困難, 大人吵架等等。 你能說孩子沒有心事?

給年輕媽媽的建議

1.再多一點愛

事實上, 吮吸手指的情況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嚴重, 因為孩子生氣或不安時, 有些會尖叫, 有些摔東西, 有些則會吮吸手指、口吃或自☆禁☆慰。 也就是說, 孩子會因情緒障礙、或情緒困擾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異常行為, 而這些恰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軌跡。

有的孩子吸手指是暫時的反應, 父母可暫且忍耐, 並為孩子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 關心孩子的身體, 關注孩子的情緒, 以親子之愛幫助孩子改掉吸手指的行為。

對孩子吮吸手指的行為, 父母應該避免打罵、指責、武斷制止,

Advertisiment
而應盡可能消除引起孩子吮吸手指的原因, 努力用溫暖的愛心去關懷孩子, 使孩子把注意力轉向愉快的遊戲。

給孩子鼓勵吧!有時候大人會發現給孩子一點特別的讚美, 便會使他忘情地改掉這些壞習慣。 其次應有耐心, 別忘了, 時間可以改變孩子的一切。 當然, 假若問題嚴重到令大人束手無策的時候, 那麼就得尋求幼稚園老師, 或者心理醫生的幫助。 注意!當找這些人幫助時, 不要隱藏事實真相, 唯有詳細告訴他們整個事情的過程, 他們才能有效消除孩子心中的障礙。

2.改善家庭及環境

當大人注意到孩子吮吸手指時, 請不妨先想想以下幾個問題:最近有沒有令他不安的事情?他的飲食是否正常?他在幼稚園是否碰到麻煩?他是不是與好朋友分開了?是不是電視上的情節嚇著他了?家中是否發生了大的變化?他是不是搬了新家?大人陪他的時間是否比以前減少了?大人之間是否有衝突?大人是不是對孩子的期望太高?這些事情有助於更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預防孩子吮吸手指, 很重要的一點是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 父母要注意正確的哺乳方法, 注意定時、定量、喂飽;對於已養成不良習慣的孩子, 父母應盡力弄清造成不良習慣的原因, 以便糾正。

對於環境過分孤寂的兒童, 父母要給予一些有趣的玩具, 讓孩子有較多的機會與成人或其他孩子一起玩樂, 以分散其注意力, 逐漸糾正這一不良習慣。 另外, 父母還可採用在指頭上塗苦味劑的方法以及行為治療的方式。對於有嚴重吮吸行為,造成牙齒咬合不下的兒童,應請牙科醫生協助矯正。

父母還可採用在指頭上塗苦味劑的方法以及行為治療的方式。對於有嚴重吮吸行為,造成牙齒咬合不下的兒童,應請牙科醫生協助矯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