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兩歲還不會說話,看看是不是飲食惹的禍!

丹丹寶寶, 24個月

24個月的丹丹小臉蛋胖嘟嘟的很逗人愛, 但只會喊”爸爸、媽媽”, 急起來就尖叫!咦?怎麼2歲了還帶著口水巾呀?

仔細進行了語言發展評估後, 我向丹丹媽媽瞭解丹丹這兩年的進食情況

0-6個月:母乳餵養。

6-12個月:奶粉和米粉、少量粥。

1歲-2歲:主要以粥為主, 不愛吃青菜、瘦肉;愛喝奶。

由於丹丹小的時候腸胃不是非常好, 媽媽總擔心丹丹消化不好, 就一直以粥為主, 肉和菜都是弄成末煮在粥裡。 丹丹媽媽說之前每次給丹丹青菜和瘦肉她都只是隨便咀嚼下就吐出來, 有時候還有點想嘔的樣子。

根據評估結果和對餵養方式的瞭解,

Advertisiment
確定丹丹主要是發音能力落後導致的語言落後。 而導致寶寶發音能力落後的罪魁禍首就是這些軟軟的粥。 丹丹媽媽沒有想到自己的“愛”原來深深的傷害了寶寶。 隨後丹丹媽媽根據我的建議, 學習了各階段寶寶的進食能力是如何發展的、應該怎樣給寶寶選擇合適的餐具、各階段寶寶的食物性狀等。

2個月後的回饋:

兩個月後再見到丹丹的時候, 她正在吃水果, 小手拿著一塊蘋果啃得很開心。 媽媽說:“回去以後按照你的方法給她改正, 現在進步了很多。 家裡也慢慢不給她熬稀粥了, 現在寶寶慢慢改吃爛飯, 能吃的東西也多了, 希望再過一段時間就能吃硬一點的飯。 而且最近流口水的現象有改善,

Advertisiment
表情和說的話也多了。 ”

後記:

丹丹家人怕寶寶不愛吃、希望寶寶能多吃一點, 而給寶寶吃流質不用咀嚼的食物, 殊不知這不僅會阻礙寶寶的咀嚼能力、吞咽能力、舌頭的靈活性等, 也容易造成寶寶日後挑食、吃飯慢、表情單一、發音能力差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