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公共場合哭鬧 媽媽這樣做不難堪

當寶寶在公共場合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 他就會使出耍賴這一招——撒嬌、哭鬧、在地上打滾……遷就他?他就會要求更多;責駡他?卻又怕傷了小小的心靈。 面對各種耍賴寶寶, 智慧的媽媽要如何應對?

玩具專櫃前耍賴

情景還原:已經說好了, 去商店買詩雨上次看中的魔法棒, 可一到玩具專櫃, 詩雨又看上了剛上架的一套芭比公主玩具手機。 詩雨拉著媽媽的手要求媽媽買下來, 媽媽和她商量, 兩種玩具只能選其中一樣, 否則就什麼也不買。 結果, 詩雨開始哭鬧, 大聲地叫著, 我兩樣都要。


寶寶公共場合哭鬧 媽咪巧應對

Advertisiment

見媽媽要離開玩具專櫃, 她馬上抱著媽媽的大腿, 不讓離開。 很多人停下來看著她們母女倆, 有人還在一邊勸她, 就給孩子買了吧, 也沒多少錢, 瞧瞧, 小臉蛋都哭花了。 這讓媽媽很是尷尬, 並不是買不起, 而是買下來後, 詩雨就會覺得自己耍賴是有效行為, 以後更難說服她了。

智慧媽媽應對小竅門

事先和寶寶約定好, 每次只能選一樣玩具, 而且價格不能超過多少錢。 如果做不到, 那下次就不帶她逛超市。 聰明的寶寶會比較, 與其一件都得不到, 不如遵從媽媽的意見。 關鍵是媽媽一定要堅持, 說到做到, 尤其在剛開始實行約定時, 更要堅持約定, 否則, 寶寶會更加頻繁地利用耍賴這個法寶。

明確地告訴寶寶, 媽媽不可能答應她哭鬧中無理的要求,

Advertisiment
然後安靜地等她自己緩和情緒後, 再離開, 不要在現場一直哄勸。

不願走路, 總要抱抱

情景還原:晨晨媽真不明白, 晨晨剛學會走路那會兒, 很喜歡自己走路, 媽媽想要抱他, 他都會掙脫下來, 搖晃著要自己走。 現在完全能自己走路了, 他卻不願走了。 一出家門, 就伸出兩手, “媽媽抱。 ”媽媽故意裝著沒聽見往前走, 他就會追上前去, 抱住媽媽的大腿, 執著地喊著:“媽媽抱啊。 ”常常, 不長的一段路, 母子倆都得花很長時間才能走完, 在抱與不抱的爭鬥中, 晨晨媽還真是被這個超級耍賴的寶寶打敗了。

智慧媽媽應對小竅門

帶寶寶外出時, 尋找一小段距離的明顯目標物, 然後告訴寶寶, 只要他自己走到那一段距離,

Advertisiment
媽媽可以抱一段路, 誘導寶寶自己走路, 並且和寶寶一起去尋找有趣目標物,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如果哭鬧得厲害, 儘快把他帶離現場

邊走邊和寶貝玩遊戲, 例如, 玩倒走、學小兔子走路、小鳥飛啊飛, 一玩遊戲就投入的寶寶, 在蹦蹦跳跳中, 就不知不覺地走了很長一段路。

把寶寶心中熱愛的卡通人物通過講故事變成愛走路的小英雄, 有了榜樣的力量, 寶寶也會越來越喜歡走路。

想要別人的東西

情景還原:媽媽帶著小宇去參加親子QQ群聚會, 第一次和這麼多陌生朋友見面, 小宇一點也不怯場, 沒過一會兒, 就和小夥伴們玩在一起了, 讓小宇媽很是高興了一陣。 可沒多久, 就聽到有寶寶哭起來。 幾個媽媽趕緊向前去看個究竟。

Advertisiment

原來, 小宇喜歡另外一個小朋友帶來的玩具賽車, 搶了過來。 當小宇媽把玩具拿過來還給別人時, 小宇就開始鬧開了, 坐在地上, 拍打著雙腿, 足足哭了十多分鐘, 最後為了讓小宇停下來, 媽媽不得不按他的要求, 買了別的玩具, 才讓小宇平復激烈的情緒。

智慧媽媽應對小竅門

帶寶寶參加聚會或派對前, 媽媽應該對寶寶做些禮儀方面的教育, 對於預料得到的情景, 要預先給寶寶打預防針, 要成一個受歡迎的小客人, 耍賴肯定就會大打折扣。


平時父母溺愛的寶寶更容易在公共場合耍賴

寶寶如果哭鬧得厲害, 儘快把他帶離現場, 在安全的範圍內, 做冷處理, 讓他哭, 等他情緒穩定時, 再好好跟他講明白不能要別人東西的理由。

Advertisiment

媽媽不能在現場答應買別的東西補償寶寶, 而是要告訴他, 有些事是不可以的。 你態度越堅定, 寶寶下次再犯同樣錯誤的幾率就越少。

在遊樂場耍賴

情景還原:爸爸媽媽帶著亦凡去公園的遊樂場玩。 又到了需要排隊的搖搖車專案, 因為人多, 需要排隊。 可是亦凡卻走到搖搖車前, 指著正在坐搖搖車的小朋友, 要他下來, 自己要上去。 媽媽趕緊把亦凡抱回來, 可是, 亦凡掙扎著, 要馬上就坐上搖搖車。 媽媽告訴他如果再不講理, 就馬上回家去。 媽媽的話還沒說完, 亦凡邊哭邊叫著, “我不要回家, 我要玩搖搖車。 ”比起那些乖乖排著隊的寶寶, 亦凡媽真覺得自己家的寶寶丟臉丟到家了。

智慧媽媽應對小竅門

平時父母溺愛的寶寶更容易在公共場合耍賴,因為外面的遊戲規則和家裡不一樣。因此,媽媽平時就應當理智地疼愛寶寶,從小養成守規距的好習慣,否則每次到公共場合,遇到不順心的事,寶寶都會用耍賴手法來發洩情緒。

讓寶寶做選擇題,要麼排隊等候,要麼先玩別的專案,再來玩搖搖車,如果繼續耍賴,就只能回家。

平時父母溺愛的寶寶更容易在公共場合耍賴,因為外面的遊戲規則和家裡不一樣。因此,媽媽平時就應當理智地疼愛寶寶,從小養成守規距的好習慣,否則每次到公共場合,遇到不順心的事,寶寶都會用耍賴手法來發洩情緒。

讓寶寶做選擇題,要麼排隊等候,要麼先玩別的專案,再來玩搖搖車,如果繼續耍賴,就只能回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