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冬天洗澡的4大禁忌

洗澡不僅僅可以讓寶寶得到清潔, 而且也能預防許多種皮膚疾病, 可是在冬季給寶寶洗澡一旦方式不當, 寶寶就會因為受凍生病, 導致寶寶感冒。

經常洗澡是一種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但在冬季氣候乾燥的時候, 尤其是幼兒, 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洗澡時間不宜太長。 許多人每次洗澡唯恐洗不乾淨, 尤其是一些有潔癖的女性, 洗澡時間往往超過半小時, 個別的甚至一個小時。 過長時間的洗滌必然會將人體表面的皮脂膜洗去更多。 一般來說, 洗澡時間10分鐘左右即可。

寶寶冬天洗澡的禁忌

二是不宜用熱水燙洗。

Advertisiment
熱刺激可以抑制癢感, 所以瘙癢病患者大多喜歡用溫度高的水燙洗, 有的老年人甚至用鹽水或花椒水燙洗。 這樣做當時會感到很舒服、解癢, 但殊不知過熱的水溫對皮膚是一種不良刺激, 會把皮膚表面的保護膜溶解, 使皮膚更乾燥。 洗澡時水溫以40℃為宜。

三是洗澡不宜過於"認真"。 對於那些比較講究又有天天沐浴習慣的人, 可以每天洗澡, 但不要每次都很"認真"、"徹底"。 如果沒有幹髒活的話, 每次洗澡時, 頸部、腋下及陰部可以用浴液好好洗一下, 但也不要用得太多, 身上其他部位用溫水淋浴沖一沖就可以了。 儘量不要泡澡, 更不要使用鹼性肥皂。

四是不宜用力搓澡。 不少年輕人喜歡蒸桑拿, 用勁搓澡, 直到身上發紅,

Advertisiment
其實搓下來的"泥"就是皮膚保護膜。 這是因為表皮的新陳代謝會產生不斷脫落的角質細胞, 在被水浸泡後, 角質層含水量增加, 變得鬆散, 此時用力搓出的就是人們常說的"泥"。 而經常用熱水浸泡、搓洗可以導致正常角質細胞過多脫落, 讓皮脂膜變薄, 使皮膚屏障保護功能被過多破壞。 皮膚也會在"泥"被搓乾淨後更加發癢。

一些皮膚比較乾燥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在洗完澡後, 最好五分鐘內在身上適量地塗抹一些具有皮膚保濕功能的潤膚品, 通過外補的"保濕因數"保持皮膚的水分, 防止皮膚乾燥起屑, 減少皮膚瘙癢的發生。 一旦有瘙癢發生, 可以採取拍打或用指腹按揉的方式止癢, 儘量避免用尖銳的指甲去搔抓,

Advertisiment
因為搔抓可使局部的感覺神經因反復刺激而更加興奮、敏感, 使瘙癢進一步加重, 從而形成越癢越抓、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 冬季瘙癢的情況較為普遍, 因此也可以隨身攜帶一些含有樟腦、薄荷、冰片的止癢藥膏。

小編總結:無論是洗澡之前周密的準備, 洗澡過程中對寶寶安全的一些保護措施, 還是洗澡過後迅速的一系列護理過程, 都請家長給予重視, 在給寶寶洗澡中漸漸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