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冬病夏治,試試中藥敷貼

眾所周知, 三伏敷貼是中醫冬病夏治中最具代表性的外治療法, 不僅簡便經濟, 更由於是外部用藥, 無痛苦, 寶寶更易於接受, 對於某些疾病甚至可以達到超越中藥內服的治療效果。

感冒、哮喘、過敏......常來糾纏你的寶寶?不妨試試冬病夏治!三伏敷貼, 選對日子, 輕鬆貼幾次, 就能給老病去根了, 是不是很神奇?

冬病夏治, 首選中藥敷貼

冬病夏治, 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 就是根據中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對一些在冬季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 在夏季緩和期利用“養陽”的原理進行扶正培本的治療。

Advertisiment
而中藥敷貼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也最為人們所認可。

中藥敷貼通常是把藥物研成細末, 以水、醋、酒、油等為基質, 製成軟膏、餅劑或薄膜, 直接敷貼於患處或特定穴位上, 通過肌膚吸收或借助穴位經絡作用, 隨血液迴圈而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 是一種無創痛的外治療法。 從目前的臨床經驗來看, 中藥敷貼對於以下幾種兒童常見療效比較好:

1.呼吸道疾病

包括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炎、過敏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另外, 對於免疫功能低下導致的反復上呼吸道感染也有很好的效果。 患兒除了在夏季三伏天進行敷貼, 也可在冬季三九天堅持敷貼, 療效更佳。

2.自汗、盜汗

自汗指白天時時汗出, 活動後更明顯;盜汗指睡眠中汗出,

Advertisiment
醒後自止。 敷貼後可起到益氣扶正、固表斂汗等作用。

3.腹瀉

非細菌等感染所致的腹瀉, 可因小兒餵養不當, 增加消化道負擔;或氣候突然變化, 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或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等所誘發。 敷貼後可起到健脾消積、勝濕止瀉等作用。

4.遺尿

小兒常見的一種排尿失常性疾病, 一般指3歲以後仍不能自覺控制排尿, 或不能從睡眠中醒來自覺排尿。 敷貼起到培元益腎、固澀止尿等作用。

三伏敷貼效果更佳

中藥敷貼有明顯的時間講究,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此時陽氣發洩, 氣血趨於體表, 皮膚松她、毛孔張開, 利用藥物滲透皮膚, 刺激穴位, 可起到疏通經絡, 溫陽利氣、調節臟腑功能,

Advertisiment
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三伏敷貼從每年的入伏開始至末伏, 大約有一個月的治療時間, 一般於夏季頭伏、中伏、末伏各貼一次, 效果最好。 今年的三伏是初伏第一天7月18日, 中伏第一天7月28日, 末伏第一天8月7日。 當然, 中藥敷貼也可以在頭伏、中伏、末伏中可一天進行, 不必因為錯過入伏當天而放棄治療。

老病去根須堅持3年

敷貼不但可以治療兒童疾病, 同時可以防止復發、減少疾病發作的次數。 療效主要與敷貼方藥配伍、炮製、製劑工藝、敷貼穴位、敷貼次數、敷貼時間以及皮膚反應均有關。 另外, 小兒敷貼不是說貼一次就能夠馬上見效, 一定要有時間和次數的保證。 三年是一個療程, 可收益肺健脾的功效。 一般在相關穴位敷貼2~3小時,

Advertisiment
連貼三年效果最好。 有的寶寶剛貼完一年效果很好, 第二年就沒繼續貼。 到了第三年, 寶寶感冒又反復發作。 尤其是對於哮喘的寶寶, 最好連續敷貼六年。

敷貼時間因寶寶而異

一周歲以上的寶寶即可進行中藥敷貼。 但如果寶寶正在發熱, 或有嚴重的感染, 皮膚潰瘍, 全身皮疹, 則不宜進行敷貼。 每次中藥敷貼時間的長短主要依據寶寶年齡大小而定, 年齡越小, 皮膚越嬌嫩, 貼藥時間就越短。

一般情況下, 6個月至2歲的寶寶每次敷貼1~2小時, 且需在醫院觀察, 2~3歲以寶寶, 每次敷貼2~3小時, 3歲以上的寶寶每次敷貼不超過4小時;此外, 還應根據寶寶貼藥後的具體反應來調整, 如果貼藥處出現明顯瘙癢、灼熱、疼痛等反應, 應及時取下藥貼。

Advertisiment
對於3歲以下的寶寶, 當在貼藥期間出現煩換、哭鬧, 家長應注意査看貼藥處皮膚, 若皮膚出現發紅、起皮疹等現象時, 可提前取下貼藥, 必要時去醫院就診。

tips:敷貼後的禁忌

① 敷貼當天不宜游泳和洗澡, 敷貼完後, 不要立即清洗局部皮膚, 因為皮膚上殘留的藥物還有一定的功效。

② 敷貼後最好禁食油膩、煎炸、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和蝦、蟹、海參等易誘發過敏的食物, 可適當給寶寶多飲用溫開水。

③ 儘量不開空調, 否則皮膚會因遇冷毛孔收縮, 影響藥物的滲入, 降低經絡傳導的活躍性。

④ 不宜做劇烈運動, 以免出汗過多, 藥膏脫落, 影響療效, 或是勞累、汗後受涼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

⑤ 若寶寶敷貼後皮膚發紅、起水泡, 一般不影響療效, 可提前揭去膏藥並及時諮詢醫生。

可提前揭去膏藥並及時諮詢醫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