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萌牙困擾
1、愛咬手指或硬物
寶寶萌芽時愛“啃”東西, 是牙齒萌出刺激牙齦引起的。 家長無需禁止寶寶咬東西、啃手指。 可購買咬牙膠磨牙餅條回來讓小兒咬。 通過咀嚼硬度適中的咬牙膠或磨牙餅條, 既鍛煉咀咬的動作, 提高牙齒的堅固性, 又能減少幼兒出牙時的不舒服感覺。 但家長需要注意選擇品質好、易於小孩抓握的產品。 同時需要多關注孩子, 這個期間不要讓寶寶隨便拿東西往嘴裡放, 尤其是容易發生誤吞而引發窒息的小件物品。
2、牙齦紅腫、發癢
牙齒萌出要穿破牙齦黏膜, 會對牙齦造成刺激,
Advertisiment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晚上睡覺之前一定要徹底清潔口腔, 讓孩子保持口腔乾淨入睡。 隨著牙齒的陸續萌出, 可以用指套牙刷幫助刷牙。 如發現牙齦出血、口腔有臭味, 建議儘快到醫院就診。
3、口腔黏膜發炎
萌芽期並非一帆風順, 由於牙齦癢的刺激, 容易出現磨咬牙齒、牙齦。 而另一方面, 萌出期牙齦紅腫又易被磨破。 如果寶寶的免疫力較弱, 口腔裡原有細菌就會大量繁殖、侵襲,
Advertisiment
4、流口水
寶寶在萌芽期會流口水, 相信許多家長並不陌生。 為什麼會這樣呢?翁志強解釋, 牙齒的萌出會刺激牙齦的神經末梢, 增加唾液的分泌。 尤其是在寶寶睡著後, 吞咽減慢, 流口水的情況就更明顯了, 建議家長要用軟棉布圍好或及時擦乾流出的唾液。 嘴周經常受到口水“侵襲和浸泡”的皮膚, 可適當塗抹潤膚霜進行保護。
Advertisiment
5、發熱
寶寶出牙時會發燒, 一般是由於寶寶在啃咬東西時導致紅腫的牙齦磨破, 加上孩子的自身免疫力較弱, 這就容易出現口腔感染和消化道感染, 進而引起發熱。 如果是萌芽引起的發熱, 切勿掉以輕心, 要注意加強口腔衛生清潔並多喂寶寶喝水, 如果體溫在38°C以下, 不需要服退燒藥, 但超過38°C, 需要去醫院就診。
6、哭鬧、睡眠差、進食減少
乳牙萌出期, 最讓家長煩惱的就是寶寶因出牙的原因, 導致頻繁哭鬧、睡眠差, 進食減少。 翁志強表示, 小乳牙不僅白天努力萌出, 其實在晚上也在長, 由於出現牙齦癢和其他症狀, 導致寶寶不舒服, 因此寶寶經常哭鬧也就不奇怪了。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