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媽媽發現寶寶的肚子總是鼓鼓的, 腹部脹得厲害, 這樣的情況是否正常呢?寶寶出現腹脹又該如何護理才好呢?
什麼是小兒腹脹?
小兒腹脹即腹部膨脹, 可由於腸腔、腹腔內積氣、積液、腹內巨大腫物或腹肌無力而引起, 其中, 氣脹為引起小兒腹脹最為常見的原因。 當小兒腹脹時, 輕輕敲打其肚子, 會發出“咚咚”的聲響。
一般來說, 小兒的肚子搬來就比大人的大, 看起來鼓鼓的, 這是因為小兒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完善, 同時又要容納和大人同樣多的內臟器官, 加上小兒開始學步時, 站著脊椎會向前傾,
Advertisiment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腹脹?
一般來說, 小寶寶的肚子本來就會比成人大, 看起來鼓鼓脹脹的, 那是因為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 卻要容納和成人同樣多的內臟器官造成的。 在腹肌沒有足夠力量承擔的情況下, 腹部會因此顯得比較突出, 特別是寶寶被抱著的時候, 腹部會顯得突出下垂。 此外, 嬰兒的身體前後是呈圓形的, 不像大人那樣略呈扁平狀, 這也是讓肚子看起來脹脹的原因之一。
除了前述的原因以外, 另一個造成寶寶腹脹的常見因素, 是嬰兒比大人更容易脹氣, 脹氣的原因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吸入空氣:寶寶哺乳時, 因母親乳☆禁☆頭凹陷或含接不好, 人工餵養時, 因奶嘴孔大小不合適,
Advertisiment
胃腸道中氣體吸收障礙:正常情況下, 腹腔內大部分氣體, 經腸壁血管吸收後, 由肺部呼吸排出體外。 有些疾病, 如腸壁血循環發生障礙, 影響腸腔內氣體吸收, 從而引起腹脹。
胃腸道內氣體排出障礙:腸腔內的氣體排不出體外, 因而引起腹脹。
寶寶腹脹怎麼辦
據專家介紹, 小兒腹脹算不算病, 要不要治療, 原則上應以小兒的表現症狀為判斷標準。 如果小兒能吃、能拉、沒有嘔吐的情況、肚子摸起來軟軟的、活動良好、排氣正常, 且體重能正常增加, 那麼這一類的腹脹大多屬於功能性腹脹, 無需特別治療, 也可用按摩手法來緩解小兒的不適。
常用的按摩手法為如下:
1、分推膻中。
Advertisiment
2、揉天樞。 家長可用拇指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揉動小兒的天樞(臍兩側旁開2寸), 50~100次。
但是, 如果小兒生病了, 如感冒、腸炎或便秘, 也容易導致腸胃蠕動和消化吸收功能變差, 進而產生脹氣, 導致腹脹, 影響食欲, 那麼就應該帶小兒上醫院, 讓醫生加以治療。
另外, 如果小兒腹脹時, 並伴有以下情況:嘔吐、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 甚至有發燒、解便血的情形;肚子有壓痛感;肚子鼓脹有繃緊感, 家長應及時帶小兒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治療, 以免情況愈加嚴重。
寶寶腹脹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應避免進食含氣的食物, 例如蛋奶類, 打起泡沫的奶油、打起泡沫的加糖蛋白,
Advertisiment
(2)應避免吃容易產氣的食物, 易產氣的食物有蘿蔔、洋蔥、捲心菜、豆類、白薯、蜂蜜、韭菜、生蔥、生蒜、生苤藍、芹菜等。 吃蘿蔔脹氣是因為蘿蔔含辛辣的硫化物, 在腸道酵解後產生的硫化氫和硫醇, 抑制二氧化碳吸收。 白薯含氣化酶和植物纖維, 所以腸裡產生氣體, 植物纖維不容易被消化, 易被細菌酵解為二氧化碳及氫氣。 大豆類食品脹氣是因為大豆含水蘇糖與棉仔糖等聚糖, 這些糖不能被消化, 故很能 容易被微生物發酵產氣, 但大豆製成豆腐時這些糖類已被溶在水中而流失, 故較少引起腹脹。
(3)應避免消化不良,
Advertisiment
(4)個別人有習慣性胃腸脹氣, 除以上食物外, 還應注意哪些食物會引起腹脹, 儘量少吃該食物, 因個體差異, 每個人對食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樣, 故應注意觀察。
寶寶腹脹的飲食偏方
一、白蘿蔔粥
【適用範圍】:可以吃輔食的寶寶。
【材料】:白蘿蔔1個, 大米50克, 紅糖適量。
【做法】: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 蘿蔔切片, 先煮30分鐘, 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 煮至米欄湯稠, 加紅糖適量, 煮沸即可。
【功效】:開胸順氣, 健胃。 對寶寶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二、瘦肉蘿蔔湯
【材料】:瘦肉30克、白蘿蔔100克、芹菜5克、生薑5克、胡蘿蔔10克、豆芽5克
【做法】:瘦肉用刀剁成肉泥, 白蘿蔔去皮切成中絲, 芹菜切段、生薑去皮切絲,胡蘿蔔去皮切絲。
燒鍋加水,等水開時投入白蘿蔔,胡蘿蔔絲,煮去其苦味,撈起待用。另燒鍋下油,倒入花生油,薑絲、肉泥熗鍋,注入雞湯燒開,加入胡、白蘿蔔、芹菜、豆芽調入鹽、味精、白糖煮至入味即成。
芹菜切段、生薑去皮切絲,胡蘿蔔去皮切絲。燒鍋加水,等水開時投入白蘿蔔,胡蘿蔔絲,煮去其苦味,撈起待用。另燒鍋下油,倒入花生油,薑絲、肉泥熗鍋,注入雞湯燒開,加入胡、白蘿蔔、芹菜、豆芽調入鹽、味精、白糖煮至入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