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出現這三種症狀,是在告訴你“他”過敏了

寶寶身體發育還處在相對敏感的階段, 如果家長護理不周, 很多時候會造成寶寶出現或多或少的“小毛病”, 比如吐奶、濕疹發作或者腹瀉。 上述的3件“小事”, 有可能表明寶寶他過敏了!

一、吐奶

如果寶寶在喝奶以後經常吐奶, 或者吃奶後出現哭鬧甚至皮膚發紅發癢的現象, 那麼寶寶就很可能是患上了過敏了。

如果寶寶對配方奶過敏, 表現為吃奶後出現哭鬧、嘔吐、打噴嚏、腹瀉、便中帶血、嚴重腹脹、腹絞痛、半夜哭鬧、煩躁不安、貧血等症狀, 或皮膚發紅、腫脹、蕁麻疹, 嚴重者可發生呼吸困難, 而停奶後症狀減輕或消失,

Advertisiment
再次接觸奶粉後症狀又反復出現。 您寶寶的症狀比較像。

【小編建議】

1、純母乳餵養是預防嬰兒食物過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對於容易過敏的寶寶, 在嬰兒頭4個月, 儘量採用純母乳餵養;4~6個月後, 再添加輔助食品。 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兒, 尤其要強調頭4~6個月的純母乳餵養, 而且應堅持喂母乳10~12個月。

2、寶寶在吐奶以後, 如果立即給寶寶補充水分, 很容易再次引起寶寶嘔吐。 所以寶寶吐奶後, 最好在30分鐘左右再用勺子一點點地試著給他喂些白水, 如果寶寶有抗拒的行為或者有想嘔吐的表現, 就立刻停止。

3、在寶寶吐奶後精神稍稍恢復過來後, 如果媽媽打算再次給寶寶餵奶, 就要注意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

Advertisiment
如果怕寶寶會餓你可以稍微增加餵奶的次數。 另外, 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 儘量不給他喂其他食物, 包括輔食等。

二、皮膚濕疹

寶寶濕疹和蕁麻疹都可能是過敏反應。 寶寶年齡越小, 濕疹與過敏的關係越大。 主要是由於食用或接觸了易過敏物質而引起的一種皮膚病。 濕疹一般起病在出生後1-3個月。 開始先出現在臉部和耳部。 皮膚先變粗糙, 繼而出現脫屑, 小紅丘疹或紅斑, 還有可見的小水皰。 患濕疹的寶寶會表現得煩躁不安, 常常夜間哭鬧, 到處瘙癢, 而且反復發作。

濕疹多長在頭面部、頸背和四肢。 濕疹的外形是很小的斑點狀紅疹, 可發生在任何部位, 散在或密集在一起, 一般常由面部開始, 常流黃水, 可形成水瘡, 乾燥時則結成黃色痂蓋。

Advertisiment
濕疹癢得厲害, 所以寶寶經常煩躁不安, 不斷搓擦搔抓, 容易出血, 易繼發細菌感染, 導致膿疤或膿痂。

【小編建議】

1、如果寶寶出現濕疹, 飲食要定時定量, 母親在母乳餵養期間要忌吃魚、蝦、蟹、雞蛋以及辛辣的食物, 同時還要避免飲酒。 如果寶寶是吃牛奶, 則要多加水少加糖, 而且牛奶煮沸的時間要稍長一些。

2、給寶寶洗澡以溫水洗浴最好, 同時還要避免使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 建議媽媽給寶寶選用偏酸性的嬰兒洗浴專用洗護品。 另外在護膚用品的選擇上, 應選擇低敏或抗敏產品, 並且最好在使用前先進行皮膚敏感性測定, 及時預防過敏的發生。

3、對於容易患濕疹的寶寶, 平時要給他穿鬆軟、寬大的棉織品或細軟布料的內衣,

Advertisiment
儘量不穿絲、毛織品或人造纖維服裝。 而且內、外衣均要忌羊毛織物以及絨線衣衫。 嬰兒的尿布應勤洗勤換。

三、腹瀉同時伴有皮疹

過敏性腹瀉常常出現在嬰幼兒一歲左右, 不是因為消化不良, 而是由過敏原引起寶寶的消化系統失調, 但其出現的症狀卻與感染性腹瀉十分相似。 如果嬰兒喝配方奶經常腹瀉並且伴有皮疹, 那就可能因為寶寶對奶中的某種成分產生過敏, 最常見的是牛奶蛋白。

過敏性腸炎主要出現在單純喂配方奶的嬰兒中, 尤其是3個月內的小寶寶, 一些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類嬰兒常常在餵奶後出現腹瀉、腹脹、便秘和腸鳴增加, 以及不明原因的哭鬧,

Advertisiment
部分孩子甚至會伴有較明顯的濕疹(奶癬)。

【小編建議】

1、如果寶寶過敏現象比較嚴重, 那就要立刻停止現用的配方奶粉, 而對於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也要暫停母乳餵養, 然後根據寶寶病情試服用部分水解蛋白奶粉, 如仍不耐受, 可採用氨基酸為基礎的配方奶粉。

2、對於過敏性腹瀉的寶寶, 有條件做敏食物檢測的, 可根據過敏食物檢測結果嚴格行飲食管理, 避免接觸過敏原, 但不應該限制已經耐受的食物, 輔食還是要逐一添加, 遵守由一種到多種的添加原則。 患病寶寶可以多食用粥加些蔬菜、肉末或魚等, 並加少量新鮮水果補鉀, 但不宜進食獼猴桃、梨、火龍果、香蕉等水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