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寶寶出生後的20條護理守則

相信寶寶的出生對所有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天降的喜訊吧, 自從寶寶出生後, 這個三人的小家庭就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感到激動, 面對剛剛出世的新生寶寶, 在欣喜之余, 媽媽們都希望能夠正確護理寶寶, 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 各方面都比較脆弱, 需要媽媽們的細心護理。 寶寶睡眠品質關係寶寶的健康成長。 媽媽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就要幫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這樣才更有助於寶寶健康地成長。

1、寶寶睡眠時間至少20-22小時

月子裡的寶寶通常一整天都處於睡眠或半睡眠狀態,

Advertisiment
一天能睡上20-22小時, 不過也有些精力比較充沛的寶寶, 一般只睡十幾個小時。 所以媽媽對於寶寶究竟睡多少時間好, 不必糾結, 只要寶寶精神狀況良好、食欲佳, 就不必擔心。

2、寶寶睡眠只穿貼身內衣

寶寶睡覺應和大人一樣, 只穿貼身內衣就可以了, 要把襪子脫掉。 夏天出生的寶寶, 可以準備一張專用涼席, 再蓋一條毛巾毯就夠了;冬天出生的寶寶, 最好準備一條睡袋, 再加蓋一條小被子;而春秋季, 由於晝夜溫差大, 夜間的氣溫比較低, 除了需要睡袋之外, 還應再加一條薄被子。

3、寶寶睡覺時不要拉窗簾

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寶寶都在睡覺, 為了防止日後發生日夜顛倒的現象, 寶寶在白天睡覺時,

Advertisiment
媽媽最好不要把窗簾全部拉上, 留點自然光讓寶寶學會分清白天與黑夜。 另外, 寶寶睡覺的時候, 媽媽不要打掃臥室衛生, 否則揚起的灰塵可能會引發寶寶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4、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對外在環境還不是很適應的月子寶寶, 經常要媽媽抱著才能睡著。 因此, 為防止寶寶睡覺有“不下懷”的壞習慣, 媽媽可以試著和寶寶面對面躺下, 然後一邊輕拍寶寶的背, 一邊輕輕哼歌, 幫助寶寶入睡。

衣服是寶寶的第二層皮膚, 媽媽為新生寶寶選購衣物時, 應以面料的舒適、柔軟為主。 寶寶的肌膚比較幼嫩, 防止粗糙的布料磨損寶寶。

5、寶寶穿衣應不出汗、小手溫熱

寶寶出生後一星期左右, 穿的衣服就可以和大人一樣多了。

Advertisiment
不過由於秋季晝夜溫差還比較大, 而新生寶寶由於自身散熱功能還不完善, 所以當中午氣溫比較高時, 要及時為寶寶調節衣物, 以防寶寶穿得過多而引起濕疹。 除此之外, 外出時, 媽媽還可以帶一件擋風的斗篷, 因為深秋季節, 一些地區的寒意已經很重了。

如果不太確定寶寶是否穿夠衣服, 媽媽可以通過撫弄寶寶的小手, 如果寶寶小手有出汗, 證明穿太多了, 如果寶寶的小手冷, 就證明衣服不足。 一般應使寶寶小手不出汗, 溫熱為宜。

6、穿衣重點保護寶寶的小肚子

寶寶的小肚子絕對不能受涼, 否則很容易引起腹瀉。 所以無論處在什麼季節, 小肚子的保暖工作媽媽都要到位。 在比較冷的季節, 媽媽可以在寶寶內衣外再加一圈護肚圍,

Advertisiment
也可以、添一件小馬甲;在炎熱的夏天, 可給寶寶穿一件護住腹部的小肚兜, 以免小肚子著涼。

7、選擇淺色、純棉質地、連體款

寶寶的衣物最好是淺色的, 這樣可以避免染料給寶寶的健康帶來危害;在挑選內衣時, 應該選擇商標縫在內衣外側的類型衣服, 這樣可以避免商標對寶寶肌膚造成刺激;此外, 衣物的面料應當選用純棉質地, 這樣吸水性和透氣性更佳;另外, 連體衣是這個階段寶寶的最佳選擇, 可以防止小肚子外露, 避免小肚子受涼。

8、選擇嬰兒專用洗劑, 與大人衣物分開洗

寶寶的衣物要與大人的分開清洗, 以避免細菌交叉感染。 而且成人的清洗劑也不適合清洗寶寶的衣物, 因為成人的洗滌劑存有對寶寶的肌膚造成刺激的化學物質。

Advertisiment
媽媽可以選用寶寶專用的清洗劑, 在挑選時注意清洗劑所含的成分, 以香味清淡、不含有害化學成分為宜。

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 如果護理方法不當, 很容易產生皮膚問題, 需要媽媽們的特別護理, 對此, 媽媽們應有較好的對策。

9、新生兒洗澡後塗抹嬰兒油

很多寶寶的皮膚問題, 譬如蛻皮、乾裂等, 都是因為過於乾燥而引起的, 所以媽媽要為寶寶做好保濕的工作。 每次洗澡過後可為寶寶全身塗抹一遍嬰兒油, 以防止皮膚水分的流失。 另外, 如果室內開了空調, 則最好在房內再添置一台加濕器, 以增加房間的濕度。

10、挑選純天然、無任何化學成分的護膚品

媽媽為寶寶挑選的護膚品一定要是無化學成分、純天然的嬰兒專用護膚品, 這樣可以避免刺激寶寶的肌膚。所以,在購買時,媽媽們應該注意查看產品的生產許可證號、標準號、衛生許可證號等資訊是否齊全。而且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是需關注的要點,儘量購買當年生產為好。

11、先在小面積肌膚上試用

第一次給寶寶使用新的護膚品時,防止寶寶發生皮膚過敏等不適症狀,媽媽可以先自己試用幾天,如果沒有問題,再在寶寶的手背或者頸等處進行小面積的試用(即在皮膚的小塊地方進行塗抹),若嘗試幾天後,無任何不良反應,則可以放心地給寶寶使用。

12、注意寶寶冷暖防止凍瘡或誘發濕疹

由於寶寶皮膚的汗腺和血液循環系統還在發育階段,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弱,所以媽媽要隨時注意寶寶的冷暖,尤其是在冬季,要時常關注寶寶小手和後頸的溫度(以溫熱、不出汗為宜),以免過冷增加患凍瘡的幾率,或過熱誘發濕疹。

新生寶寶骨骼特別柔軟,媽媽在抱或背寶寶的時候有許多地方需要注意,以免造成寶寶的傷害。

13、護住頭頸和背部

寶寶的脊柱還未發育完善,不正確的抱姿,會損害寶寶健康。所以,在抱寶寶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脊柱,可以讓寶寶的頭頸部枕在自己的臂彎裡,用小手臂和手腕托住寶寶的背和腰部;另一手繞過寶寶,從下托住小腿和屁股。這樣寶寶就能安全且舒服地躺在懷裡了。

14、背帶或背巾選擇橫抱的款式

選擇用背帶或背巾,可以解放媽媽的雙手,是不錯的育兒工具,不用媽媽一直抱著。但是由於月子裡的寶寶骨骼柔軟,脊柱不能承重,所以應該選擇可以橫抱的款式,並且要將寶寶背在前方,以便於觀察。此外,在使用背帶或者背巾前,一定要仔細研讀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步驟來操作。

15、儘量避免豎抱

小寶寶要儘量避免豎抱,因為寶寶頭部的重量約為全身的1/3,其柔軟的頸椎還不足以承重,所以這個時候選擇豎抱,容易對脊柱的發育產生不良影響。而且很多寶寶被豎抱過一次以後,就不願再橫過來了,這時媽媽可以讓寶寶面朝外,背靠著自己的胸膛,一隻手摟住寶寶的身體,一隻手托住屁股,讓寶寶頭頸和背部都有依靠,這樣可以避免寶寶脊柱受力。

16、不能長時間抱著

小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對環境還不是很適應,摟抱可以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但是當寶寶情緒穩定、不再哭鬧時,媽媽要注意將寶寶放回床上,不要一直抱著,否則不但易使寶寶形成“不下懷”的毛病,而且還容易影響骨骼的發育,所以,月子裡的小寶寶還是應以平躺為主。

寶寶啼哭是寶寶表達情緒的唯一方式,也是他們唯一的語言。媽媽要學會讀懂寶寶的哭聲,給予及時的安撫,以增強寶寶的信賴感和安全感。

17、健康的啼哭:響亮、有節奏、不刺耳、無眼淚

對於新生寶寶來說,哭有時是一種健康的信號,有助於增強肺活量,媽媽要學會讀懂這種哭聲。通常健康性的啼哭不刺耳、有節奏、而且聲音響亮、沒有眼淚,這種情況下,媽媽只要給予及時的安撫,比如摟抱、輕拍,寶寶就會慢慢停止啼哭。但只有月子裡的寶寶才會有這種健康性啼哭。當寶寶日漸長大後,就不會用這種方式來告訴媽媽“我很健康”了。

18、不舒適時的哭聲:餓了、困了、尿了、還是病了

除了健康性啼哭外,大部分時候,寶寶啼哭都是有原因的,有的是餓了、有的是困了、還有的是尿尿了等等。如果哭聲短而有力,中間有暫停的間歇,並漸漸急促起來,那很有可能是餓了;如果啼哭時,不停地瞪著兩條小腿,那有可能是尿了或者拉了;如果哭聲中帶有一陣一陣不耐煩的嚎叫,那可能是困了鬧睡的表現;如果寶寶哭聲尖銳,且拒絕進食,那很有可能是病了,需及時就醫。

19、讓寶寶傾聽媽媽的心跳聲、及時滿足寶寶需求

針對寶寶不同的哭聲,媽媽要做出及時的應對:餵奶、換尿片等。如果寶寶大哭不止,而媽媽一時還無法判斷原因的話,可以先把寶寶抱起來,讓他靠在自己的左胸上,傾聽自己的心跳聲,這對於1月齡內的寶寶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安撫方法,能讓寶寶回憶起子宮內的環境。

20、增強與寶寶的親密感

撫觸有助於增強媽媽和寶寶之間的親密度,增強寶寶的信賴感,從而促進寶寶更快地適應環境、更重要的是,每天為寶寶做撫觸,接觸寶寶的身體,能使媽媽越來越懂得寶寶的身體語言,更敏銳地感覺到寶寶給予的暗示,更快地瞭解寶寶哭鬧的原因,從而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增強安全感。

通過上述文章,相信媽媽准已經對於該如何護理寶寶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了吧。至少可以讓新媽媽們對於寶寶的出生雖然激動卻不會那麼的不知所措;但面對嬌弱的小生命,媽媽們一定要打起精神來。相信媽媽們在看完上述關於家庭護理的20個要點之後一定會有所收穫,我們衷心祝福希望寶寶健健康康成長。

這樣可以避免刺激寶寶的肌膚。所以,在購買時,媽媽們應該注意查看產品的生產許可證號、標準號、衛生許可證號等資訊是否齊全。而且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是需關注的要點,儘量購買當年生產為好。

11、先在小面積肌膚上試用

第一次給寶寶使用新的護膚品時,防止寶寶發生皮膚過敏等不適症狀,媽媽可以先自己試用幾天,如果沒有問題,再在寶寶的手背或者頸等處進行小面積的試用(即在皮膚的小塊地方進行塗抹),若嘗試幾天後,無任何不良反應,則可以放心地給寶寶使用。

12、注意寶寶冷暖防止凍瘡或誘發濕疹

由於寶寶皮膚的汗腺和血液循環系統還在發育階段,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弱,所以媽媽要隨時注意寶寶的冷暖,尤其是在冬季,要時常關注寶寶小手和後頸的溫度(以溫熱、不出汗為宜),以免過冷增加患凍瘡的幾率,或過熱誘發濕疹。

新生寶寶骨骼特別柔軟,媽媽在抱或背寶寶的時候有許多地方需要注意,以免造成寶寶的傷害。

13、護住頭頸和背部

寶寶的脊柱還未發育完善,不正確的抱姿,會損害寶寶健康。所以,在抱寶寶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脊柱,可以讓寶寶的頭頸部枕在自己的臂彎裡,用小手臂和手腕托住寶寶的背和腰部;另一手繞過寶寶,從下托住小腿和屁股。這樣寶寶就能安全且舒服地躺在懷裡了。

14、背帶或背巾選擇橫抱的款式

選擇用背帶或背巾,可以解放媽媽的雙手,是不錯的育兒工具,不用媽媽一直抱著。但是由於月子裡的寶寶骨骼柔軟,脊柱不能承重,所以應該選擇可以橫抱的款式,並且要將寶寶背在前方,以便於觀察。此外,在使用背帶或者背巾前,一定要仔細研讀說明書,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步驟來操作。

15、儘量避免豎抱

小寶寶要儘量避免豎抱,因為寶寶頭部的重量約為全身的1/3,其柔軟的頸椎還不足以承重,所以這個時候選擇豎抱,容易對脊柱的發育產生不良影響。而且很多寶寶被豎抱過一次以後,就不願再橫過來了,這時媽媽可以讓寶寶面朝外,背靠著自己的胸膛,一隻手摟住寶寶的身體,一隻手托住屁股,讓寶寶頭頸和背部都有依靠,這樣可以避免寶寶脊柱受力。

16、不能長時間抱著

小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對環境還不是很適應,摟抱可以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但是當寶寶情緒穩定、不再哭鬧時,媽媽要注意將寶寶放回床上,不要一直抱著,否則不但易使寶寶形成“不下懷”的毛病,而且還容易影響骨骼的發育,所以,月子裡的小寶寶還是應以平躺為主。

寶寶啼哭是寶寶表達情緒的唯一方式,也是他們唯一的語言。媽媽要學會讀懂寶寶的哭聲,給予及時的安撫,以增強寶寶的信賴感和安全感。

17、健康的啼哭:響亮、有節奏、不刺耳、無眼淚

對於新生寶寶來說,哭有時是一種健康的信號,有助於增強肺活量,媽媽要學會讀懂這種哭聲。通常健康性的啼哭不刺耳、有節奏、而且聲音響亮、沒有眼淚,這種情況下,媽媽只要給予及時的安撫,比如摟抱、輕拍,寶寶就會慢慢停止啼哭。但只有月子裡的寶寶才會有這種健康性啼哭。當寶寶日漸長大後,就不會用這種方式來告訴媽媽“我很健康”了。

18、不舒適時的哭聲:餓了、困了、尿了、還是病了

除了健康性啼哭外,大部分時候,寶寶啼哭都是有原因的,有的是餓了、有的是困了、還有的是尿尿了等等。如果哭聲短而有力,中間有暫停的間歇,並漸漸急促起來,那很有可能是餓了;如果啼哭時,不停地瞪著兩條小腿,那有可能是尿了或者拉了;如果哭聲中帶有一陣一陣不耐煩的嚎叫,那可能是困了鬧睡的表現;如果寶寶哭聲尖銳,且拒絕進食,那很有可能是病了,需及時就醫。

19、讓寶寶傾聽媽媽的心跳聲、及時滿足寶寶需求

針對寶寶不同的哭聲,媽媽要做出及時的應對:餵奶、換尿片等。如果寶寶大哭不止,而媽媽一時還無法判斷原因的話,可以先把寶寶抱起來,讓他靠在自己的左胸上,傾聽自己的心跳聲,這對於1月齡內的寶寶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安撫方法,能讓寶寶回憶起子宮內的環境。

20、增強與寶寶的親密感

撫觸有助於增強媽媽和寶寶之間的親密度,增強寶寶的信賴感,從而促進寶寶更快地適應環境、更重要的是,每天為寶寶做撫觸,接觸寶寶的身體,能使媽媽越來越懂得寶寶的身體語言,更敏銳地感覺到寶寶給予的暗示,更快地瞭解寶寶哭鬧的原因,從而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增強安全感。

通過上述文章,相信媽媽准已經對於該如何護理寶寶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了吧。至少可以讓新媽媽們對於寶寶的出生雖然激動卻不會那麼的不知所措;但面對嬌弱的小生命,媽媽們一定要打起精神來。相信媽媽們在看完上述關於家庭護理的20個要點之後一定會有所收穫,我們衷心祝福希望寶寶健健康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