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出生後體重一直下降 全因“生理性脫水”

新生兒出生的第一個星期是生理性脫水期

有些媽媽存在這一種疑問:怎麼寶寶剛從醫院帶回家, 體重就一路下滑呢?是不是沒吃飽呀?

但其實非然, 寶寶之所以體重下滑, 不一定跟寶寶是否吃飽有關, 也跟寶寶體內的水分有著一定的關係。

新生兒的相對體表面積比成人大, 因此消耗的水分自然比較多, 容易出現生理性脫水現象。 而且寶寶出生後, 就開始呼吸、排汗、大小便, 這些活動都會失去水分。

對此,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新生兒相對體表面積比成人大?這可能嗎?許多人大概都不能理解這點。

Advertisiment
其實, 相對體表面積與身體體積成反比。 由於剛出生的寶寶體積實在太小了, 所以寶寶的相對體表面積自然比成人大囉!

而另一方面, 這時小寶貝卻還沒學會怎麼好好喝奶。 這也是讓寶寶生理性脫水的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 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星期是生理性脫水期, 早產兒則要兩個星期, 這段期間體重大約會減少2~10%, 之後就穩定下來了。

但倘若寶寶生理性脫水比較嚴重, 皮膚、嘴唇、甚至口腔黏膜都幹幹的, 尿尿次數太少(一天少於4次), 喝母奶的量又不是那麼的夠, 萬不得以, 除了喂母奶, 爸媽可以斟酌讓寶寶喝些配方奶來改善。

小編總結:新生兒的體重下降, 主要原因在與寶寶體內水分被消耗, 繼而出現生理性脫水現象。

Advertisiment
一般而言寶寶生理性脫水期大約在剛出生的第一到第二個星期, 只要經過這一段時間, 寶寶的體重便會穩定下來。 但如果寶寶的脫水情況比較嚴重, 而且媽媽的母乳又不夠喝的話, 爸爸媽媽便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配搭配方奶來改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