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初學走路會有什麼行為

小寶寶長成了一個初學走路的幼童, 他們新學到的各種各樣的本領對做父母的來說帶來了許多挑戰。 隨著孩子生理和心理世界的成長, 父母們開始考慮如何來塑造他的行為, 以便幫助他學習, 並且幫助他避開麻煩。 這個過程對父母來說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 為了瞭解怎樣對一個初學走路的孩子進行教養, 首先瞭解這個階段的孩子以及他們的行為是十分有幫助的。 下面, 我們就來走入一個典型的初學走路的幼兒的心靈, 用他的眼光來觀察事物, 從而讓我們弄清楚這個讓人著迷的小傢伙為什麼會如此地具有挑戰性。
Advertisiment

初學走路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為什麼?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 他新學到的本領、新具備的能力決定了他的行為。 為了有針對性地面對初學走路幼兒的行為, 我們首先應該記住教養孩子的一個基本道理:給教養帶來了挑戰的正是孩子身上具有的促使他成長的內在欲望。 為了能夠學習, 孩子身上必須具備一種強烈的探索欲望, 但是冒險的探索也會把他們帶入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通過瞭解什麼樣的本領在什麼時候會出現在孩子的身上, 你就會有所準備, 明白自己該採取什麼行動來對孩子身上出現的新能力加以引導, 使之成為良好的行為。 在1~2歲這個年齡段,
Advertisiment
孩子會提出許多更具有獨立性的需求, 比如, 一輛可以坐著出行的“車子”, 並且配上一個鳴笛的“喇叭”。 有了這些東西, 他感到已經準備好了, 能夠去周遊世界――至少去附近周遊一番。 下面我們列出了一些你可以預料到的變化。

寶寶初學走路會有什麼行為
有了自己行走的能力。 你可以想像一下孩子學走路時會有什麼感覺。 寶寶看到了屋子四周各種誘人的景象, 他發現還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去觸摸看到的大部分東西。 一旦開始學會了走路這個本領, 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願望去支配它, 這就是為什麼初學走路的孩子總是蹣跚著不停地走來走去, 他們還可能搖搖晃晃地走到危險的環境中去。 行走演變成了奔跑, 由攀爬幾級樓梯發展到登上廚櫃。
Advertisiment

雙手變成了工具。 在學習拿東西的過程中, 1歲大的寶寶學會了用手來操作他所接觸到的東西。 門是可以被打開的, 把手是轉動的, 抽屜是往外拉的, 吊繩是用力往下拉的, 垃圾箱是可以倒空的, 走得到、夠得著的一切東西都是不錯的遊戲, 至少他自己是這麼想的。 對這個充滿好奇心的探險者來說, 整個屋子就是一個沒有被探索過的新大陸, 他想把每塊石頭都翻起來看一看。
(兼職編輯:徐倩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