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出生1周,就發燒到39℃,是否需要吃退燒藥?

應以物理降溫為主

新生寶貝的正常體表溫度(如腋溫)為36〜37℃。 剛出生的寶貝自身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 體溫較易隨環境溫度而變化, 當室溫過高、包裹過嚴過多時容易使體溫升高, 但這種發燒體溫多在37℃多, 但一般不超過38℃。

Advertisiment

新生寶貝發燒常見原因之一是新生兒脫水熱, 多發生在生後3〜4天正常母乳餵養的寶貝, 體溫突然升高至39~40℃, 寶貝可能煩躁哭鬧, 面色潮紅, 呼吸快, 嚴重時口唇乾燥, 尿少等。 原因是分娩3〜4天內母乳分泌量較少, 寶貝吃奶不足, 而出生後通過呼吸、皮膚蒸發及大小便排泄等丟失水分, 如果再加上有包裏過多出汗較多的情況, 易導致寶貝脫水而引起發熱。 待松解包被、補充水分、降低環境溫度後即可緩解。 另一常見原因是由感染引起的發熱, 可由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引起, 如感冒、肺炎或敗血症等。

新生寶貝發燒的處理

先應該以物理降溫為主,

Advertisiment
可以用涼水袋包裹上厚布, 枕在寶貝的頭部;如體溫高達39℃可給寶貝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 水溫33〜36℃為宜。 擦浴的部位為前額、枕部、頸部、四肢、腋下、腹股溝等, 忌用酒精擦浴, 新生寶貝一般情況下不用退燒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