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厭奶期 媽媽巧攻略

喔!原來是厭奶期到了啦!您得構思一套有效的對策來應對。

吃奶應該是寶寶最本能的需求了。 可是在寶寶成長過程中, 有些會出現對吃奶不感興趣, 甚至“厭奶”的現象。 不過只要對症下藥, 寶寶就很能很快的走出厭奶期。 寶寶“罷奶”有多種原因, 其中有的原因是病理方面的, 還有生理和心理等各個方面的。 因此要化解由罷奶帶來的困惑, 得先要找出原因, 才能對症給“奶”。

病 理 性 厭 奶▼

食欲不振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如果寶寶活動力減低, 就有可能是生病囉!所謂病理性厭奶, 就是指寶寶因為身體出現某種疾病而不愛喝奶。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只要寶寶有病, 往往首先表現的就是食欲減低。 如最常見的疾病有:

急性咽喉炎

鵝口瘡

急性呼吸道感染

急性腸胃炎或尿路感染

其他還有代謝性疾病

先天性心臟病等慢性疾病

或是更嚴重的敗血症等病理性厭奶

如果是病理性厭奶, 寶寶除了厭奶, 還會出現其他相應的異常表現, 比如睡不安、精神差、易哭鬧等日常生活規律的改變和發熱、嘔吐、腹瀉等疾病表現。


▍對症出招

媽媽們一旦發現寶寶有以上異常表現應帶寶寶及時就醫。 只要治療好疾病, 寶寶就不會再厭奶了。

生 理 性 厭 奶▼

寶寶生理性厭奶的特徵是寶寶正常發育, 活力很好, 只是奶量暫時減少, 通常一個月左右就自然恢復食欲。

Advertisiment
常見的情況是, 寶寶喝喝停停, 讓媽咪感到筋疲力盡!

有時寶寶的肚子還唧唧咕咕發出聲音。 更有一些好奇寶寶, 只要周圍有聲響、有人走動, 就停止吸奶, 顯然其他事情對他來說, 比吃奶有趣多了。 因此醫學上稱四至五個月的寶寶這種暫時的厭奶狀況為生理性厭食期。

▍對症出招

通常寶寶的"生理性厭奶期"持續1周左右, 以後隨著運動量的增加, 消耗增多, 寶寶的食欲自然就會逐漸好轉, 奶量恢復正常。

心 理 性 厭 奶▼

由於從出生開始, 寶寶每天喝的都是同一種食物, 一段時間後, 可能會產生厭惡喝奶的情況。 尤其是4個月以上的寶寶, 味覺開始發育, 對口味一成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 希望嘗試新口味。 這個時候, 寶寶通常會表現為:不是完全拒吃,

Advertisiment
但吃一點就不吃了。 餓的時候還會找, 但還是吃的不多。 這也是寶寶在提醒爸媽, 該給他吃些不同的東西了。 適時給寶寶流質食物, 便會逐漸恢復胃口, 如果寶寶活動力佳、精神也好, 只是食欲稍差, 爸爸媽媽並不用太擔心。

▍對症出招

心理性厭奶通常發生在4個月以上的較大寶寶身上,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 到了該添加輔食的時候, 媽媽可以開始嘗試提供多樣化的輔食;對於已經開始喝配方奶的寶寶, 可以嘗試給寶寶更換不同品牌的奶粉。 不過千萬要注意一點:要逐步逐步換, 即新牌子奶粉與老牌子奶粉先交替吃, 然後逐漸減少老牌子奶粉的量, 不能一下子就換品牌。 也可以和別牌子的奶粉混合搭配,

Advertisiment
並觀察一周排便狀況, 若排便正常, 表示適應寶寶良好, 此時才可以更換全新的奶粉。 進入厭奶期後, 更換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 如果試換了一兩次仍沒有起色, 就可以放棄使用這個方法了。

輔 食 錯 誤

有的媽媽為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過早, 或是雖適時添加了輔食, 但與奶類的搭配不當, 寶寶想吃多少輔食就給多少, 這樣寶寶在進食後, 整天幾乎沒有饑餓感, 對再吃奶失去了食欲。 還有的媽媽在添加輔食時, 為使寶寶易於接受, 採用鮮湯煮粥或蒸蛋, 使輔食的口味遠遠勝過奶類, 寶寶吃了口味鮮濃的輔食, 對淡而無味的奶類, 就失去興趣, 這是又一原因。

▍對症出招

由於輔食添加不當而造成的“罷奶“。 如果寶寶體格發育尚在正常範圍內,

Advertisiment
吃輔食的胃口也不錯, 就應積極調整食物結構, 適當減少輔食, 增加奶量。 一般可在早上睡醒或午睡後, 趁寶寶尚未完全清醒, 情緒較好又有饑餓感時餵奶。 採用奶瓶餵奶的媽媽, 可嘗試採用大號乳☆禁☆頭的奶瓶, 使寶寶口腔的負壓大、吸吮時用力小, 就容易使餵奶獲得成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