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厭奶的原因,寶寶厭奶怎麼辦?

正常小嬰兒, 在剛出生的頭3個月, 吃奶通常很專注。 餓了就吃, 飽了就睡, 體重快速增加。 看著心愛的寶貝像吹氣球似地日日長大長胖, 人見人愛的樣子, 父母常常喜不自禁, 且很有成就感。

但許多寶寶在4~6個月大時, 喝奶量開始減少, 胃口不佳, 不再像前面三個月那樣專注吃奶, 而是吃吃停停, 並且很容易因外界干擾而停止吃奶。 更有一些好奇寶寶, 只要周遭有聲響、有人走動, 就停止吸奶, 顯然其他事情對他說來, 比吃奶有趣多了。 這一時期被稱為“生理性厭奶期”, 是寶寶常有的“厭奶”現象。 其特徵是寶寶正常發育,

Advertisiment
活力很好, 只是吃奶量暫時減少, 通常一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恢復食欲。

生理性厭奶常見的原因:

1. 味覺開始發育, 對口味一成不變的奶水缺乏興趣, 希望嘗試新口味。

2. 此階段的寶寶認知發育迅速, 對外界事物越來越感興趣, 因對周圍的環境好奇導致不專心吃奶、貪玩。

3. 正值出牙期, 可以伴有庝痛或發熱, 食欲常常降低。  

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吃得少, 但大多仍能維持應有的成長速度, 也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智慧發展。 所以父母可依生長曲線圖, 評估寶寶的生長情形, 若沒有偏離該有的成長曲線, 大可順其自然。  

不過有些寶寶厭奶期持續太久, 就不能單純地等待其自然恢復。 因為人體的胃是個有彈性的袋子, 經常不去撐它,

Advertisiment
就漸漸習慣不覺得餓。 有些孩子起初是生理性厭奶, 漸漸體重不再適度增加, 在生長曲線表上, 體重百分位元下降兩個曲線, 或落後到第三百分位以下, 稱為“生長遲緩”, 此時已經算是“病理性厭奶”, 必須由醫師評估, 並積極補充營養。  

病理性厭奶的原因

我們常說開門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而嬰兒的生活常態則是“吃喝拉撒睡動玩”。 一個孩子如果健康出了問題, 就會影響這七件事, 表現出吃得少、睡不好、活力差。 厭奶就是一個經常伴隨急、慢性疾病的徵兆。 常見的原因如下:

1. 急性☆禁☆感染

急性咽喉炎、鵝口瘡、口腔潰瘍等可造成口腔疼痛, 會使寶寶食量突然變少。  急性呼吸道感染, 導致鼻塞時, 寶寶吸奶時無法換氣,

Advertisiment
也會厭奶。  還有急性腸胃炎, 尿路感染等, 可以出現發熱、嘔吐、腹瀉、腹痛, 孩子會哭鬧不安且表現厭奶。  

2. 慢性疾病

先天性心臟病、代謝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腫瘤或血液病等, 因為長期消耗較多熱量, 但患兒卻因貧血或血氧不足而食欲減低, 臉色不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這些孩子需要長期的醫療照顧, 不只針對潛在的疾病, 也需要適當補充營養才能正常發育。  

3. 敗血症

最嚴重的厭奶狀況是敗血症的嬰兒。 兩歲之前的嬰幼兒, 因為免疫系統尚未成熟, 任何一個部位的感染, 例如肺部、中耳或皮膚、腎臟感染, 細菌都可能通過血液迴圈擴散, 併發全身性的感染, 稱為敗血症。 這時患兒會煩躁不安, 或昏昏欲睡, 呼吸急促或喘息, 高熱或體溫不升,

Advertisiment
奶量銳減或嘔吐、腹脹。  如果屬於病理性厭奶, 都需要儘早到醫院救治。  

寶寶一旦出現厭奶, 父母總是特別焦急, 希望這種“餵奶好像打仗”的日子早點過去。 “想盡辦法讓寶寶吃”是多數父母會做的選擇, 而以下一些做法可提供給為寶寶厭奶所苦的爸媽實際的參考。  

針對厭奶的方法:

1.不用強迫手段: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喝太少會長不大, 於是採用強迫的方式, 甚至“不擇手段”逼食、強迫他或大發脾氣, 弄得寶寶哭鬧收場, 但是這種做法反而會讓寶寶對吃產生恐懼。 其實只要寶寶身高、體重等發展狀況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並不需要強迫他喝奶, 這個時期家長應該思考, 如何協助寶寶接受半流質的輔食, 而非強迫他喝奶。

Advertisiment

2. 改變餵食方式:當寶寶出現厭奶的徵兆, 爸媽可以從改善餵食方式做起, 採取較為隨性的方式, 不需要按時間表來餵奶。 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等寶寶想吃的時候再吃。 可以通過遊戲消耗寶寶的體力, 例如按摩、肢體活動等, 當他精力耗盡、感到饑餓時, 進食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

3. 營造用餐環境:進食的環境儘量柔和、安靜。 因為此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界感到好奇, 用餐時若有人在旁逗弄他, 或出現很多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聲音, 寶寶會覺得這些事情比吃飯更有趣, 自然就不想吃了。 大多數的寶貝在一個安靜、舒服的場所比較容易專心吃奶。 適時給予寶寶關愛與鼓勵, 如此寶寶會有最好的進食心情。  

4. 奶嘴洞大小要適當:有時候寶寶喝奶少, 可能是因為奶瓶上奶嘴的洞太小,使寶寶吸得不順暢,因此喝的量才減少。先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洞,是否能順利流出,通常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對寶寶都不好。 

5. 不要常換奶粉:看到寶寶不愛喝奶,家長可以更換別的奶粉,但更換速度不要太頻繁,否則寶寶會沒有時間適應。如果要換新牌子,也不要一下子全部換,最好和原牌子的奶粉混合搭配,並觀察一周排便狀況,若排便正常,表示適應良好,此時才可以更換全新的奶粉。進入厭奶期後,更換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如果試換了一兩次仍沒有起色,就可以放棄使用這個方法了。 

6. 適時添加輔食:4個月大左右的寶寶,還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大約吃一兩餐 即可,因此當寶寶感到厭奶,不妨給一點新的嘗試。可從米粉或稀釋的果汁開始,陸續再加入蔬菜泥和果泥。不過記得要遵守1次加1種的原則,從1小茶匙開始,再慢慢加分量。每種輔食可先嘗試3~5天,並觀察寶寶的狀況。如果不喜歡或是有皮膚出現疹子、便便變稀等情形,建議先暫緩添加此種輔食,等過陣子再嘗試。若是有過敏的家庭史,建議餵食母乳或部分水解奶粉到寶寶6個月大,之後再添加輔食,而添加的輔食以低致過敏性為優先。 

7. 輕鬆對待厭奶:照顧寶寶的人,其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當照顧者焦慮或強迫寶寶喝奶時,他都能感受到,因而產生抗拒。只要寶寶各方面都健康、正常,也沒有生病,家長們就可以放寬心,用順其自然的態度對待寶寶的厭奶期,不要和寶寶為了吃展開痛苦的拉鋸戰。 

如果寶寶厭奶超過2個月以上,體重、身高發育不良,可適當補充寶寶專用維生素,或請教醫生,是否使用開胃藥調整腸胃功能,增進食欲。 

可能是因為奶瓶上奶嘴的洞太小,使寶寶吸得不順暢,因此喝的量才減少。先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洞,是否能順利流出,通常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對寶寶都不好。 

5. 不要常換奶粉:看到寶寶不愛喝奶,家長可以更換別的奶粉,但更換速度不要太頻繁,否則寶寶會沒有時間適應。如果要換新牌子,也不要一下子全部換,最好和原牌子的奶粉混合搭配,並觀察一周排便狀況,若排便正常,表示適應良好,此時才可以更換全新的奶粉。進入厭奶期後,更換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如果試換了一兩次仍沒有起色,就可以放棄使用這個方法了。 

6. 適時添加輔食:4個月大左右的寶寶,還是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大約吃一兩餐 即可,因此當寶寶感到厭奶,不妨給一點新的嘗試。可從米粉或稀釋的果汁開始,陸續再加入蔬菜泥和果泥。不過記得要遵守1次加1種的原則,從1小茶匙開始,再慢慢加分量。每種輔食可先嘗試3~5天,並觀察寶寶的狀況。如果不喜歡或是有皮膚出現疹子、便便變稀等情形,建議先暫緩添加此種輔食,等過陣子再嘗試。若是有過敏的家庭史,建議餵食母乳或部分水解奶粉到寶寶6個月大,之後再添加輔食,而添加的輔食以低致過敏性為優先。 

7. 輕鬆對待厭奶:照顧寶寶的人,其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當照顧者焦慮或強迫寶寶喝奶時,他都能感受到,因而產生抗拒。只要寶寶各方面都健康、正常,也沒有生病,家長們就可以放寬心,用順其自然的態度對待寶寶的厭奶期,不要和寶寶為了吃展開痛苦的拉鋸戰。 

如果寶寶厭奶超過2個月以上,體重、身高發育不良,可適當補充寶寶專用維生素,或請教醫生,是否使用開胃藥調整腸胃功能,增進食欲。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寶寶厭奶的原因有什麼?

    您好,一般孩子厭食多考慮孩子可能是積食或者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孩子由於腸胃比較脆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並導致積食,偶爾伴有發燒。小兒積食主要是指小兒乳食過量導致的食物積滯在腸胃的腸胃疾病,一般表現...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厭奶的原因是什麼呢

    你好,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很多種,你可以先找出寶寶為什麼厭奶,如果是因為不喜歡奶粉餵養,那麼就得考慮給他添加輔食或者純母乳餵養,如果是因為身體不舒服例如長牙不愛喝奶,那麼就得換個大一點的奶嘴。大人也無需... [詳細答案]

  • 3回答

    寶寶貧血的原因是什麼?要怎麼辦?

    你好,一般引起貧血的原因是小孩體內缺乏維生素和鐵。或者骨髓有疾病不能夠正常的造血。也有可能是某些失血性疾病導致的。具體原因需到醫院確診。可以口服葡萄糖酸亞鐵,促進鐵的吸收。可以通過改善日常的飲食結構... [詳細答案]

  • 1回答

    牙齒很黑的原因有哪些?該怎麼辦?該怎麼護理?

    第一可能是飲水中礦物或維生素氧化的沉澱物所致,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或者是常飲礦泉水、喝果汁後未漱口、咀嚼維生素糖都有可能造成牙齒發黑。第二,可能是口內正常細菌分泌的有色物,第三,蛀牙。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厭食引起的饑餓性腹瀉怎麼辦?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孩子的情況很有可能是腸道菌體紊亂導致的,建議你可以給孩子吃思密達調理一下,同時給孩子多喝水,防止脫水,必要的時候需要到醫院做詳細的大便常規檢查,明確具體的情況,積極對症治療了。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