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厭食推拿可治療!

寶寶吃飯不好是很多父母遇到的大難題, 一邊是父母端著碗滿屋子追著趕著餵飯, 另一邊則是孩子無論如何不願吃或是含著眼淚咽下飯菜。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孩子厭食呢?

厭食中西醫觀點各不同

西醫觀點:

從西醫來說, 厭食又稱消化功能紊亂, 僅僅是一種症狀, 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 在幼兒時期很常見, 主要的症狀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便秘、腹脹, 嚴重時還會出現腹痛和便血等症狀。 若寶寶出現厭食, 建議父母可先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或消化內科進行全面細緻檢查, 排除可以導致厭食的慢性疾病,

Advertisiment
排除缺鐵、缺鋅等情況, 若因原發病引起的厭食, 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寶寶的體質屬於“稚陰稚陽”, 一方面生機蓬勃, 生長迅速, 體格、臟腑功能均不斷成熟完善, 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均需通過脾胃供應, 因而決定了脾胃在寶寶生理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 “臟腑嬌嫩, 氣血未充”, 寶寶的胃腸嬌弱, 消化力弱, 且又因生長發育快, 所需營養物質多, 脾胃負擔相對過大。 如果餵養不當, 極易引起脾胃功能紊亂, 造成厭食的發生。 針對寶寶的生理特點, 實施恰當的推拿有健脾和胃、改善食欲、增強體質的作用, 並且也是預防和減少厭食及其他各種脾胃疾病發生的首選方法。

小兒推拿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

Advertisiment
結合中醫兒科學及推拿學發展起來的、具有獨特體系的治療疾病及預防保健的外治方法。 醫生根據寶寶生理、病理特點, 通過手法作用于寶寶體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 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 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的目的。

6個簡單易學的針對小兒厭食的推拿手法:

1. 推脾經: 父母一手將寶寶手握住, 並將其拇指末節屈曲固定, 另一手以拇指羅紋面或橈側面著力, 在屈曲的拇指上, 由指尖向指根做向心性直推300~500次(也可旋推寶寶拇指末節羅紋面)。 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廋、精神萎靡、消化不良等。

2. 清大腸: 父母以拇指羅紋面或橈側面著力, 從虎口推向食指端, 300~500次。 有清熱通便之效,

Advertisiment
可治療便秘。

3. 運內八卦: 父母以拇指或中指羅紋面著力, 以寶寶掌心為圓心, 沿從圓心到中指根的2/3為半徑劃的圓做順時針運法, 100~300次。 有消腹脹, 治療食欲不振的效果。

4. 揉板門: 父母以拇指端或中指端著力, 揉寶寶手掌大魚際平面300~500次。 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的功效, 用於消化不良、食積導致的食欲不振、腹脹、大便不調等症狀。

5. 按揉足三裡:父母以雙手拇指端著力, 按揉寶寶兩側的足三裡穴100~300次。 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 增進食欲, 幫助消化。

6. 摩腹: 父母以手掌面或四手指羅紋面著力, 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摩寶寶腹部5分鐘。 主要治療腹瀉、腹痛、厭食、嘔吐、腹脹、疳積、便秘等。

一般情況下, 給寶寶推拿應按“先頭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順序進行。

Advertisiment

在操作過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項:

1. 推拿時手法宜用力恰當。 推拿時力度過小可能會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 而力度過大易損傷皮膚。

2. 身心放鬆。 心平氣和, 全身也不要緊張, 做到身心都放鬆。

3. 取穴準確。 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 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

4. 循序漸進。 推拿手法的次數應由少到多, 推拿力量應由輕逐漸加重, 推拿的穴位可逐漸增加。 有些穴位刺激性較強, 容易引起寶寶哭鬧, 應先按摩刺激較輕、不易引起寶寶哭鬧的穴位, 並且儘量先按摩主穴, 後按摩配穴。

5. 持之以恆。 用推拿來進行保健或治療慢性病, 都不是一兩天就能見效的。 常需一段時日, 才能逐漸顯出效果。 所以給寶寶做推拿應有信心、耐心、愛心和恒心。

Advertisiment

除上述注意事項外, 還要掌握推拿的時間, 每次以10~20分鐘為宜。 為了加強療效、防止皮膚破損, 在推拿時可選用一定的藥物作為潤滑劑使用, 如蔥姜水、滑石粉、按摩乳液等。 若局部皮膚破損, 則禁止在此處作按摩。 操作時手法儘量直接接觸皮膚。 按摩後有出汗現象時, 應注意避風, 以免感冒。 此外, 不要在寶寶過饑、過飽或過度疲勞時做推拿。

推拿科醫生的提示:

小兒推拿的手法操作簡單, 直觀易學, 只要按照要求, 遵循它的規律, 幾次操作練習就可初步掌握。 和小兒推拿專科醫生相比, 父母為了自己的寶寶學習小兒推拿相對容易、簡單些。 小兒推拿醫生要為不同的孩子診斷病情並做針對性治療, 因此,需要學習大量的專業知識和長期的專業訓練。而每一個普通父母,只為自己的孩子服務,服務物件具有單一性,關注自己寶寶易患的幾個病種。因此,父母不必掌握所有的穴位,只要重點瞭解自己關注的常見病和保健方法就能夠滿足需求,掌握正確的手法,就可以循序漸進、學以致用。寶寶的穴位大多分佈在手、頭面、背部、腹部等部位,無論衣服穿得厚薄,操作起來都比較容易。每天做都沒關係,不過次數最好控制在一天1~2次,再多就不提倡。四季均可進行,不過天冷的季節給寶寶做推拿時,要調整好室溫,防止寶寶受涼。

因此,需要學習大量的專業知識和長期的專業訓練。而每一個普通父母,只為自己的孩子服務,服務物件具有單一性,關注自己寶寶易患的幾個病種。因此,父母不必掌握所有的穴位,只要重點瞭解自己關注的常見病和保健方法就能夠滿足需求,掌握正確的手法,就可以循序漸進、學以致用。寶寶的穴位大多分佈在手、頭面、背部、腹部等部位,無論衣服穿得厚薄,操作起來都比較容易。每天做都沒關係,不過次數最好控制在一天1~2次,再多就不提倡。四季均可進行,不過天冷的季節給寶寶做推拿時,要調整好室溫,防止寶寶受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