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大便不正常, 出現便秘, 腹漲, 需要通過灌腸才可以使大便拉出來, 可能是一種先天性疾病, 需要手術治療, 手術的最佳時間是寶寶18個月的時候。
一種叫“先天性巨結腸”的病, 會讓孩子腸管變得狹窄, 無法正常通便, 需要到小兒外科手術治療。
大部分寶寶便秘是由於飲食因素和排便習慣不正確引起的。 但是如果寶寶反復便秘, 且經過調理也不見效, 就得考慮是否有先天性巨結腸病, 這種由於腸道先天狹窄導致的便秘, 需手術才能解決。 一些家長不瞭解情況, 反復給寶寶使用開塞露, 結果糞便淤積越來越多,
Advertisiment
寶寶反復便秘需重視
寶寶便便問題, 多由飲食和習慣引起
省立醫院小兒外科徐迪主任醫師介紹, 絕大多數的小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是由於飲食因素和排便習慣不正確引起的。 比如, 嬰兒飲食中糖量不足, 蛋白質含量過高, 膳食纖維攝入不足, 造成腸胃蠕動緩慢, 消化不良, 食物殘渣在腸道中停滯時間過久, 從而引起便秘。 有些孩子是由於生活沒有規律或缺乏定時排便的訓練, 或因突然環境改變, 也可出現便秘。
疾病導致的便秘分為兩類, 一類是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內科疾病導致的便秘, 這類患兒腹肌張力差, 腸蠕動減弱, 便秘比較多見;另一類則是先天性巨結腸、肛裂等外科疾病導致的便秘。
Advertisiment
先天性巨結腸又稱無神經節細胞症, 由於發病的腸管(以直腸、乙狀結腸多見)沒有神經節細胞, 因而處於痙攣狹窄狀態, 失去正常的蠕動和排便功能, 糞便、腸氣蓄積於近口端結腸, 從而引起便秘。 這是新生兒消化道發育畸形中比較常見的一種。
反復便秘還腹脹最好到小兒外科就診
正常新生兒幾乎全部在生後24小時內排出第一次胎便, 2~3天內排盡。 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可24~48小時內沒有胎便排出, 或只有少量, 必須用肥皂條或灌腸等方法處理才有較多胎便排出。 一般在2~6天內即出現部分性甚至完全性低位腸梗阻症狀:全腹膨脹, 有的極度膨脹, 嚴重時出現嘔吐, 嘔吐物含有膽汁或糞便樣液體。 輔助通便後症狀即緩解,
Advertisiment
如果小兒反復便秘, 並經過飲食調整等處理都沒有好轉, 特別是出現腹脹、嘔吐、營養不良等情況, 家長就需警惕是否有先天性巨結腸, 要到小兒外科就診, 進行鋇劑灌腸造影、直腸肛管測壓等檢查以明確。
先天性巨結腸大部分需要手術治療, 小部分程度很輕的病人經過擴肛、飲食調整等治療能夠維持排便通暢的可不需要手術。 新生兒期即出現便秘、腹脹的要進行溫鹽水回流洗腸治療, 充分排出結腸內淤積的糞便和氣體,
Advertisiment
不要頻繁給寶寶用開塞露
寶寶反復便秘, 有些家長沒有重視, 自己用開塞露幫寶寶通便, 雖然可以排出一部分大便, 但是因為開塞露通便後腸管內淤積的糞便只排出一小部分, 隨著糞便淤積越來越多, 腸管病變也越來越重。 有個孩子, 出生後即出現便秘、腹脹, 在當地醫院看完只讓用開塞露通便, 嚴重時口服些瀉藥。 7歲時到省立醫院小兒外科就診, 孩子瘦瘦小小的, 肚子卻很大, 鋇灌腸顯示結腸擴張巨大, 裡面大量積糞, 還有糞石形成。 手術前經過1個多月回流灌腸才把結腸洗乾淨, 由於結腸病變很長, 經過“巨結腸根治術”切除3/4大腸才把病治好。
徐迪主任介紹,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 巨結腸診斷一經確立, 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擇期手術, 否則可使病變腸段所累及的正常腸管發生代償性病理改變, 手術中可能被迫切除而不能再生, 此外, 延遲手術也必然造成患兒的生長發育明顯甚至嚴重滯後于正常同齡兒童。 部分短段和超短段病人可以採用保守治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