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口腔有狀況 知曉這些快速鑒別

寶寶的口腔內有時會出些小狀況, 有的是疾病所致, 有的是生長發育中的特殊現象。 媽媽要知道如何鑒別和應對哦!

寶寶口腔有狀況 知曉這些快速鑒別

復發性口腔潰瘍

樣貌特徵 好發於舌、唇、頰黏膜, 可以只發生一個, 也可以同時出現多個。 潰瘍表面為圓形小凹陷, 有一層淡黃色的偽膜, 周邊充血發紅。

哪裡來的 這不是感染了什麼病原體, 而是與寶寶自身的免疫功能有關, 且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 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有復發性口腔潰瘍, 寶寶患病的幾率比較高。 另外, 偏食、消化不良、發燒、睡眠不足、過度勞累、壓力大等因素都會誘發潰瘍反復發作。

Advertisiment

寶寶有什麼感覺 潰瘍面有比較劇烈的燒灼痛, 在進食碰觸或刺激時更明顯, 讓寶寶不敢進食, 雖然看起來很餓, 但一吃東西就哭鬧。

應對方法 一般1~2周可以自行癒合, 潰瘍局部可使用冰硼散、錫類散等緩解疼痛, 促進口腔黏膜修復。 生活調理也很重要, 做到膳食均衡、清淡飲食、保持良好作息習慣、放鬆心情、注意口腔衛生等, 這也是防止病情反復發作的有效方法。

創傷性潰瘍

樣貌特徵 與復發性口腔潰瘍差不多, 最常發生在頰黏膜或舌頭上。

哪裡來的 由於吃飯時不小心被牙齒咬傷形成的居多, 也可因為某些尖利的物體刺傷口腔黏膜所致, 如被魚刺紮傷, 通常是單個的潰瘍。

Advertisiment

寶寶有什麼感覺 進食會疼痛, 所以寶寶不願吃東西。

應對方法 局部用藥與復發性口腔潰瘍相同, 癒合的速度較快。 媽媽要注意控制寶寶吃飯的速度, 不要狼吞虎嚥, 以防再被咬傷;吃魚時要將魚刺擇乾淨再喂給寶寶;不要讓寶寶含著棒棒糖、筷子等玩耍, 防止口腔黏膜被刺傷。

馬牙

樣貌特徵 長在牙齦邊緣或上齶, 像米粒大小的黃白色小球球, 有些像剛剛萌出的乳牙, 數目不一。

哪裡來的 這不是乳牙, 而是胚胎發育過程中殘留的上皮細胞聚集和角化形成的“上皮珠”, 屬於新生寶寶正常的生理現象。

寶寶有什麼感覺 一般沒有不舒服, 有的寶寶因為馬牙比較多, 可能局部有發癢、發脹的感覺, 吃奶時愛咬媽媽的乳☆禁☆頭。

Advertisiment

應對方法 不需要治療, 大多數馬牙會在1個月內自行脫落。 媽媽一定不要用針挑或用布擦馬牙, 否則會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容易引起感染。

鵝口瘡

樣貌特徵 發生在口腔黏膜表面, 呈白色小點或小片狀, 略凸起, 面積大小不等, 可逐漸融合成大片。 鵝口瘡有時與寶寶吃奶後口腔裡留下的奶塊很難區別, 媽媽可以用棉簽輕輕擦拭一下斑塊, 如果很容易擦掉就是奶塊, 不容易擦掉就是鵝口瘡。

哪裡來的 鵝口瘡又稱雪口病, 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 多見於小寶寶, 尤其是新生兒, 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寶寶也容易發生。 從媽媽帶菌的產道、消毒不徹底的奶瓶或奶嘴、被污染的日常用品(如衣服、尿布、玩具等)都可能讓寶寶感染白色念珠菌。

Advertisiment
出牙階段的寶寶因為牙齦不適會經常吃手、咬東西, 這也是感染的常見原因。

寶寶有什麼感覺 一般沒有明顯的痛感, 不影響吃奶、睡眠。 病情嚴重時可能有痛感, 寶寶會有煩躁不安、不愛吃奶、低燒等現象。

應對方法 制黴菌素是治療鵝口瘡的良藥, 將1片制黴菌素片溶於10毫升白開水中, 或將藥片研成粉末與適量魚肝油調勻, 塗擦寶寶的鵝口瘡, 每4小時塗1次, 兩三天后就可痊癒。 除了治療, 還要做好寶寶的個人衛生, 各種用具要保持清潔, 特別是奶瓶、奶嘴要清洗和煮沸消毒。 餵奶前媽媽要洗淨雙手、清潔乳☆禁☆頭。

地圖舌

樣貌特徵 舌頭上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紅斑, 可以是單個的, 也可以多發;病變部位可擴大或相互融合,

Advertisiment
有類似地圖邊界樣的紋路, 周邊有白黃色稍隆起的弧形邊緣, 中央為紅色。 病變部位具有遊走性, 今天看是這個樣子, 明天可能就改變了形態和位置, 所以這種病又稱為良性遊走性舌炎。

哪裡來的 病因不是很明確, 可能與消化不良、營養缺乏(如缺鋅、缺鐵)、體質差等因素有關, 也可能與腸道寄生蟲或胃腸功能紊亂、情緒波動有關, 而且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寶寶有什麼感覺 一般沒有不舒服, 在吃刺激性食物時可能感覺有點兒麻。

應對方法 父母最好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幫助查找病因, 然後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果找不到病因, 就不必做特殊治療, 但要注意生活有規律、合理搭配飲食、不挑食偏食。

皰疹性口炎

樣貌特徵 成簇的小水皰可出現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鄰近乳磨牙部位的上齶和牙齦邊緣最常見。小水皰容易破,形成較大面積的糜爛面。

寶寶有什麼感覺 出現口腔黏膜皰疹之前,寶寶可有發燒、頭痛、疲乏不適、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等表現,媽媽會比較容易發現寶寶有發燒、沒精神、不愛玩兒。口腔黏膜的水皰和糜爛、潰瘍面有痛感,進食時更嚴重,所以寶寶表現出流涎、哭鬧、拒食。

應對方法 皰疹性口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做任何治療,7~10天也可自然痊癒。如果治療,寶寶可以恢復得快一些:一方面是全身抗病毒治療,口服阿昔洛韋或利巴韋林;另一方面是口腔黏膜病變部位塗擦阿昔洛韋軟膏、錫類散等。對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媽媽不要給他吃過熱和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防止刺激皰疹的糜爛面加重疼痛。患病寶寶不要與別的小朋友接觸,防止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皰疹性咽峽炎

樣貌特徵 皰疹主要集中在靠近咽喉部位的黏膜部位,數量從數個至數十個不等,直徑2~4毫米,呈灰白色,周圍有紅暈。皰疹出現一兩天后潰破形成黃白色的小潰瘍。

哪裡來的 主要是由柯薩奇A組病毒感染引起的,通過呼吸道或糞口傳播,傳染性較強。

寶寶有什麼感覺 可表現為突然高燒、煩躁不安、嘔吐、淋巴結腫痛,由於咽部疼痛,寶寶有流涎、拒食。而有的寶寶幾乎沒有全身症狀,只是口腔內有幾個小皰疹,有點兒影響進食。

應對方法 與皰疹性口炎一樣,皰疹性咽峽炎也是自限性疾病,病程在1周左右。如果寶寶一般情況較好,可以不做特殊治療,只要飲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鮮果蔬、多休息、注意口腔衛生即可。病情較重的可以用利巴韋林及清熱解毒的中藥治療。患病寶寶要隔離,防止傳染給其他人。

皰疹性口炎

樣貌特徵 成簇的小水皰可出現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鄰近乳磨牙部位的上齶和牙齦邊緣最常見。小水皰容易破,形成較大面積的糜爛面。

寶寶有什麼感覺 出現口腔黏膜皰疹之前,寶寶可有發燒、頭痛、疲乏不適、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等表現,媽媽會比較容易發現寶寶有發燒、沒精神、不愛玩兒。口腔黏膜的水皰和糜爛、潰瘍面有痛感,進食時更嚴重,所以寶寶表現出流涎、哭鬧、拒食。

應對方法 皰疹性口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做任何治療,7~10天也可自然痊癒。如果治療,寶寶可以恢復得快一些:一方面是全身抗病毒治療,口服阿昔洛韋或利巴韋林;另一方面是口腔黏膜病變部位塗擦阿昔洛韋軟膏、錫類散等。對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媽媽不要給他吃過熱和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防止刺激皰疹的糜爛面加重疼痛。患病寶寶不要與別的小朋友接觸,防止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皰疹性咽峽炎

樣貌特徵 皰疹主要集中在靠近咽喉部位的黏膜部位,數量從數個至數十個不等,直徑2~4毫米,呈灰白色,周圍有紅暈。皰疹出現一兩天后潰破形成黃白色的小潰瘍。

哪裡來的 主要是由柯薩奇A組病毒感染引起的,通過呼吸道或糞口傳播,傳染性較強。

寶寶有什麼感覺 可表現為突然高燒、煩躁不安、嘔吐、淋巴結腫痛,由於咽部疼痛,寶寶有流涎、拒食。而有的寶寶幾乎沒有全身症狀,只是口腔內有幾個小皰疹,有點兒影響進食。

應對方法 與皰疹性口炎一樣,皰疹性咽峽炎也是自限性疾病,病程在1周左右。如果寶寶一般情況較好,可以不做特殊治療,只要飲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鮮果蔬、多休息、注意口腔衛生即可。病情較重的可以用利巴韋林及清熱解毒的中藥治療。患病寶寶要隔離,防止傳染給其他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