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口腔燙傷怎麼辦?

1歲多的寶寶開始要求自己吃飯了, 有自己的小飯桌, 自己的碗筷, 自己喂自己, 是寶寶很樂意做的事。 可是, 有的寶寶性子很急, 有的寶寶的看護者也可能會一時粗心, 所以, 寶寶吃飯時發生口腔燙傷的事就時有發生, 這個時候媽媽應該知道怎麼辦。 寶寶口腔燙傷怎麼辦?

寶寶口腔燙傷怎麼辦

相對頭面部燙傷, 口腔燙傷治療難度較大, 口腔內不易上藥, 燙傷後有大量滲出液, 孩子太小, 可能不會往外吐傷口滲出液, 十分容易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過熱的食物不僅會燙傷口腔, 嚴重的還會燙傷食道,

Advertisiment
甚至可能造成食道狹窄。

寶寶口腔燙傷的預防

1、提高看護人員的責任心。 原則上講, 放在寶寶面前的食物, 看護者要先嘗一下, 以確保溫度合適, 尤其是對於蛋羹、紅薯、湯、粥等外表與食物內部溫度可能有差異的食物。 如果是用奶瓶哺喂小嬰兒的話, 在給孩子哺喂前, 大人一定要先滴一滴在手背上試溫, 要使之作為一種習慣。

2、小寶寶其實有一種本能, 細心的媽媽可以發現, 小寶寶在自己進食時, 常常是先小口試一下, 覺得合適了再大口吃。 媽媽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這種自我保護本能, 吃飯時不要太催促孩子。

寶寶口腔燙傷之緊急處理

燒燙傷按深度, 一般分為三度

一度燒燙傷:只傷及表皮層, 受傷的皮膚發紅、腫脹, 覺得火辣辣地痛,

Advertisiment
但無水泡出現。

二度燒燙傷:傷及真皮層, 局部紅腫、發熱, 疼痛難忍, 有明顯水泡。

三度燒燙傷:全層皮膚包括皮膚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傷害, 皮膚焦黑、壞死, 這時反而疼痛不劇烈, 因為許多神經也都一起被損壞了。

不同程度的燙傷, 應急處理的方式不同

1、輕微型(皮膚有點發紅, 發疼, 不太嚴重)的緊急處理:用涼水反復漱口, 吃點冰淇淋(或含冰塊)。 “冷卻治療”有降溫、減輕餘熱損傷、減輕腫脹、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 冷卻的時間應在15分鐘以上。 另外, 可以選擇一些常用的治燙傷的外用藥, 比如紅花油、紫草油、金萬紅等塗在患處。

2、起泡泡了或是泡泡已破的緊急處理:對於小泡可以不做任何處理, 不要擠泡泡, 對黃豆大小的水泡,

Advertisiment
如果創面較淺, 可以用消毒剪刀剪開水泡(建議在醫院進行), 用消毒棉球或紗布蘸幹後, 塗點紫草油或紫花膏。 如果泡泡已破、流水, 則應立即就醫。

3、中度或重度燙傷的緊急處理:通常已經出現破損, 或是燙傷面較大、燙傷程度較深, 這種燙傷容易涉及全身疾病, 處理不當很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應立即就醫。

特別提示:口腔燙傷後, 不要隨便向創面上塗抹牙膏、醬油等, 這樣做既會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 又會造成創面的感染, 而應立即送專科醫院診治。 多喝溫開水, 不要吃辣、燙、酸的食物。 保持口腔內清新。 可以嚼點無糖口香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