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口腔護理 最不能忽視這幾點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牙齒健康, 但在生活中, 經常有年輕的爸爸媽媽帶寶寶去看牙的場景, 可年輕人普遍牙齒健康狀況良好, 而正處身體快速發育階段的孩子們牙齒怎麼就會出現這麼多問題呢?對此, 牙科專家特別提出了六大問題, 值得所有家長們注意。

牙科專家表示, 其實很多寶寶剛開始也是有一口潔白的牙齒, 雖然家長們很關心他們的健康問題, 尤其對孩子吃糖的事情管得非常嚴。 其實, 這樣做並不一定就讓寶貝遠離蛀牙問題, 因為還有很多比吃糖還傷牙的習慣。

1.奶瓶齲

含奶瓶入睡,

Advertisiment
牙齒萌出後喂夜奶, 延長了母乳或奶瓶餵養時間。 牛奶殘漬在口腔滯留也容易生成細菌傷害牙齒, 如果喝奶後不清潔直接睡覺, 很容易因為糖分的長時間積聚而生成蛀牙。 奶瓶齲發展迅速, 往往在很短的時間裡, 寶寶的牙齒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讓所有年輕的爸爸媽媽措手不及。

寶寶在長身體, 需要補充各種營養物質, 並非反對奶瓶, 而應合理使用奶瓶, 健康食用配方奶。

2.運動飲料、果汁及其他含糖量高的飲料

在英國, 年齡12至14歲兒童中, 在非必要的情況下經常飲用高糖分的運動功能飲料的佔有很高比例。 其中89%的學校裡, 兒童曾經飲用過, 68%的兒童經常飲用(每週1至7次)。 因為飲料含糖量高, pH值低, 會增加飲用者肥胖、II型糖尿病、心臟病和牙釉質腐蝕的風險。

Advertisiment

3.磨牙

寶寶磨牙雖然是一種常見現象, 但這小小的磨牙問題也可能會磨壞寶寶的牙齒。

如寶寶經常磨牙, 容易使牙齒過早磨損, 露出牙本質, 引起牙本質過敏, 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時, 便會發生強烈疼痛。 一旦寶寶牙齒磨損嚴重, 牙高度就可能下降, 導致面部肌肉過度疲勞, 更會發生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 在說話、歌唱或吃飯時, 寶寶的下頜關節和局部肌肉發生酸痛, 甚至發生張口困難的情況。

4.愛吃零食

吃零食時口腔分泌的唾液較少, 食物更容易殘留在牙齒上, 尤其是澱粉類食物最為嚴重。

寶寶少吃零食對身體並無影響, 所以, 家長給孩子吃零食應有比較固定的數量和時間。

Advertisiment
一般在飯前和睡前不能吃, 特別是晚上睡前更不能讓孩子吃糕、餅、糖果之類的零食。 若寶寶睡前因饑餓必須吃些零食, 那麼在寶寶吃完之後一定要督促他們刷牙或漱口, 清潔牙齒和口腔, 否則很容易引發齲齒。

5.把牙齒當工具

許多人小時候都有一個特殊階段, 那就是非常喜歡用牙齒開東西。 如用牙齒開瓶蓋、開包裝、咬斷線頭, 表面看起來這種行為很可愛, 但是很傷牙齒。

雖然這樣寶寶有力地撕開或打開包裝很方便, 殊不知牙齒可能已經出現隱裂, 這個“小問題”家長們往往並無覺察。 隨著裂紋的逐漸加深, 咀嚼東西時會有疼痛和不適感, 這樣的情況還會日益加重。

6.嚼冰塊, 冷熱食物交替吃

牙齒對外界的溫度反應特別敏感,

Advertisiment
在冷熱刺激下, 寶寶脆弱的牙齒很容易引起酸痛的症狀, 這種牙齒過敏酸痛會慢慢發展成為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夏天不要讓寶寶直接咀嚼冰塊, 秋冬時節吃火鍋也最好先幫寶寶把食物晾涼。

寶寶牙齒的保護很重要, 蛀牙不僅影響美觀, 還會帶給孩子疼痛, 導致食欲下降、心情煩躁等情況, 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措施, 避免蛀牙的出現。 做好寶寶牙齒的清潔工作, 讓寶寶保持白白的牙齒, 實現沒有蛀牙的童年

相關用戶問答